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企办中小学改制的探索

关键词:企校,改制,探索

  摘要

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企业办学作为一支重要力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企办中小学的突起和成效,为职工队伍稳定、企业发展以及全社会的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办学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除了一部分办得较好的学校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随着企业的改革而陷入困境,学校自身生存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政府对企办中小学进行改制分离,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更好地保证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 我国从提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就分离企中小学这项工作来讲,为什么时紧时松,走走停停,症结到底在何处?这主要不仅是学校移交政府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而且也包含着许多其它的原因。 本研究运 以查阅文献、调查、分析、对比等方式,通过对企业办学的形成发展及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对企办学校进行改制的必要性;通过对企办学校改革的政策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企办学校改制的设想及预期的效果。 论文主要观点 :(一)企业中小学的突起和成效,为职工队伍的稳定、企业的发展以及全社会的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其进行改制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对企办学校进行改制,首先是 革除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其次是遵从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是可以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可以较好的保护“受教育权”和“选择权”。(三)企业向政府移交自办中小学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 的是:一、政府财力有限;二、财产划分难以界定;三、人员安置情况复杂。 但最本质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企办学校的改制有多种形式,在当前条件下企办学校改制应该以“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 为基本原则,以“民办公助”、“公办民助” 为主要形式,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全员合同聘用制。 主要结论:我国公办学校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这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中,企业办学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当前加快企业改革、实行主辅分离的新形势下,企业分离自办中小学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在分离企办学校的过 程中,应该注意从政策上对它们给与足够的重视,通过改制分离,实现企业减负,学校获得新的发展契机,让这些学校越办越好,继续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