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832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是( )

A. 山东

B. 丹东

C. 辽东

D. 广东

【答案】D

【解析】冼星海是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2. 管弦乐曲( )根据钢琴曲《闹新年》改编,这是中国近代管弦乐创作发展过程中最早成功地体现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一首作品。

A. 《晚会》

B. 《森吉德玛》

C. 《翠湖春晓》

D. 《嘉陵江上》

【答案】A

【解析】《晚会》原是钢琴独奏曲,作于1934年,原名《闹新年》,全曲分二段,中段为抒情慢板,后来乐谱丢失。1949年贺绿们一编写管弦乐组曲时,根据记忆,将原钢琴曲中的一段重写为小型管弦乐曲,定名《晚会》,作为管弦乐组曲的第一乐章。《晚会》是首富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管弦乐曲,结构短小、紧凑,旋律优美、朴素,采用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的旋法,音乐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民间锣鼓节奏,配器手法简洁,音色多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晚会上热闹愉快的气氛。

3. 下面哪首作品不属于《春之旅》组曲( )。

A. 《舟中》

B. 《杨柳岸》

C. 《摇篮曲》

D. 《晓风之舞》

【答案】C

【解析】1945年,丁善德先生发表了第一部正式的钢琴作品——《春之旅》组曲,标志着丁先生音乐创作的开始。组曲《春之旅》写于抗战时期,表达了丁老对光明生活无限的' 隆憬和向往,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组曲由《待曙》、《舟中》、《杨柳岸》和《晓风之舞》四部分组成。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虽然与传统的钢琴曲基本相同,形式结构也相对简单,但在钢琴语言的运用和民族风格的体现上已经相当自如,对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上也驾轻就熟,在和声语言的运用上更加注重色彩性的处理。

4. 《中花六板》属于江南( )。

A. 丝竹乐

B. 打击乐

C. 管弦乐

D. 拉弦乐

【答案】A

【解析】《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

5. 刘天华创作的10首二胡曲在中国二胡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列曲目不属于这10首作品的是( )。

A. 《空山鸟语》

B. 《良宵》

C. 《烛影摇红》

D. 《江河水》

【答案】D

【解析】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D 项,《江河水》原为王石路、朱广庆、朱长庆和谷新善等根据“辽南鼓乐”同名笙管曲牌整理加工改编而成的双管独奏曲,后经黄海怀改为二胡曲,另有一种凄枪哀怨的情绪,广为流传。

6. “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此歌曲调取自( )。

A. 河南民歌

B. 山西民歌

C. 东北民歌

D. 广西民歌

【答案】A

【解析】这首歌曲是《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它采用了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反映梁山好汉的性格行为特点。

7. 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部大型歌剧”的是( )作曲的《王昭君》。

A. 聂耳

B. 张曙

C. 陈田鹤

D. 黎锦晖

【答案】B

【解析】被周恩来誉为“和聂耳同为文化战线上两员猛将”的张曙,是我国30年代的著名作曲家、歌唱家、二胡演奏家和抗口救亡歌咏运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他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大型歌剧”《王昭君》的作曲者。此外,他的代表作有《保卫国土》、《丈夫去当兵》、《壮丁前线》、《日落西山》、《赶豺狼》、《洪波曲》等。

8. 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的作曲家是( )。

A. 聂耳

B. 冼星海

C. 王洛宾

D. 黄自

【答案】A

【解析】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9. 具有全国影响的抗战歌曲刊物《战歌》是由( )自费主编的。

A. 贺绿汀

B. 黄自

C. 刘雪庵

D. 丁善德

【答案】C

【解析】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刘雪庵主持中国作曲者协会的日常工作,还自己掏钱办起了《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音乐刊物。《战歌》自1937年10月创刊至1940年4月终刊的两年半时间,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出版了18期,对救亡歌咏运动的蓬勃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10.京剧艺术前阶段以老生戏为主,代表演员“后三杰”是( )。

A. 余三胜、程长庚、张一奎

B. 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

C. 谭鑫培、孙菊仙、程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