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8中共党史(含党建30%)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结构形式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写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一般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2. 政治思想

【答案】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思想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各个成员;

②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是人们认识现实并同现实密切结合的手段;

③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④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心理相比较,它是一种显象的政治文化,即它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可感觉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

⑤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它包括一系列的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

3.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4. 压力集团

【答案】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具有政治社团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①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政治生活中压力集团数目不断增加,不仅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而且有外国利益压力集团,不仅涉及社会的重大问题,而且涉及人们的生活爱好;

②压力集团活动范围广泛。压力集团起初的活动对象主要是议会议员,其活动大多集中在影响立法过程方面;

③压力集团相互之间利益对立,在政治活动中相互排斥。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之问的这种对立和排斥,使得它们主要以压力方式影响政治;

④压力集团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压力集团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往往给予压力集团以法律依据,并运用专门的法律加以管制。

5. 比较研究法

【答案】比较研究法是指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可以采取纵向的比较,也可以采取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比较政治现象,即比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政治现象; 横向比较是比较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政治现象,如对当代西方各种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比较政治研究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它在当代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简述题

6. 实现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案】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形态,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由社会主义政治关系决定和保证的。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以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无产阶级政治管理的实施为政治权力特征; 再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利益关系和政治权力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广泛、平等、真实的政治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是通过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及其相应的制度来体现的,这些原则主要是:

(1)人民主权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确认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决定社会公共事务的最高权力,他们的利益是社会的最高利益和政治生活的最大价值取向。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两种方式实现这一原则要求。一方面,他们以真正的普选制选举自己的代表,委任国家官员来实施对于社会的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自治组织和制度实现对于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

(2)议行合一原则

议行合一原则既是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权力构成原则,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原则。从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看,议行合一就是要保证社会和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权由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意志的最高权力机关掌握,使国家行政、司法等机关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活动。

(3)共产党领导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产党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权利的主导力量。因此,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实现,保证其政治权利得到充分实现的政党条件。共产党以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为基本活动准则,通

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来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4)政治协调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各阶层、团体、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在人民政治权利实行过程中,必须以政治协调的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协调人民内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人民通过政治权利的实施协调各方面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5)人民监督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确认人民监督原则,人民对于人民代表和国家官员有监督权和罢免权,以保证人民代表和国家官员切实代表人民的利益要求,执行人民的意志。人民监督原则一般通过权力机关监督、政治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公民信访等形式予以实现。人民罢免权则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予以贯彻实行。

(6)法制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通过社会主义法制加以保障。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由人民制定的法律,因此,它有效地保障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治权利的实施。社会主义国家小仅以根本法确认人民的主人地位,而且以专门法保障人民各项政治权利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制惩罚一切侵犯人民政治权利的活动和行为,为社会主义民主实施提供必要的社会政治环境。

7. 在两党制国家,两大党之外的小党为什么难以发展壮大?

【答案】在两党制国家,有许多两大党以外的小党存在着,他们难以发展壮大主要是因为:

(1)自身政治力量很小。小党自身力量小,难以应对争取选民上台执政的巨大压力。

(2)选举制度的限制。大部分两党制国家都设定单人选区多数制的限制,选民不得不把自己手中的选票投向两个主要政党,从而使小党难以发展壮大。

(3)政治文化的限制。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方式的相对稳定性,人们的社会心理在维持传统的两党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8. 简述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是因为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按照“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趋于激化,为了给本国的垄断资本获取超额利润开辟道路,资本主义国家常常以战争手段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瓜分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爆发并获得胜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国家。

(2)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在本国范围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也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主要舞台进行的。可是,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