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量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的学说是( )。
A. 购买力平价说
B. 金融资产说
C. 货币分析说
D. 国际借贷说
【答案】C
【解析】货币分析说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以发展的。按照货币数量论的剑桥方程式,两国货币供给量可分别表示为:
本国货币供给量:M=kPY
某外国货币供给量:
k 和 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按购P 和分别为本国与某外国的物价水平;Y 和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式中,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的系数;M 和
买平方公式,可得: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供给量的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
2. 解释金本位制度时期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是( )。
A. 国际借贷说
B. 购买力评价说
C. 货币分析说
D. 金融资产说
【答案】A
【解析】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流行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 论。该理论认为,外汇汇率变动是由外汇供求对比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取决于由国际间商品进出口和 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中,主要是一定时期之内需要及时支付的流动债权债务才 影响该时期的外汇供求状况。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即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付时,外汇的供给大于 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当一国流动负债多于流动债权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外汇汇率上升。
3. 在直接标价法下,根据国际收支模型可以判断( )。
A. 汇率与本国物价成同方向变动
B. 汇率与本国物价成反方向变动
C. 汇率与本国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D. 汇率与外国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E. 汇率与本国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答案】ACE
【解析】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决定的汇率即均衡汇率,故均衡汇率可以表示为:
式中,r 为现汇汇率;
外价格水平;为本国国民收入;为外国利率;为外国国民收入;为国内价格水平:为国为本国利率;为未来汇率的预期值。
这个函数式说明,均衡汇率是由国内外国民收入、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值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具体地,本国国民收入增长将增加进口,引起国际收支赤字,使外汇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本国货币趋于贬值;外国国民收入增加,通过本国出口的增加引起国际收支盈余,造成本币趋于升值。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外国物价水平上升时,提高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价格,引起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本币贬值,反之则升值。本国利息率相对于外国利息率上升时,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资金流出减少,从而带来外汇价格下降。如果人们对外币汇率的未来走势看涨,就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出本币,换成外国货币,造成外汇汇率上涨,反之则下跌。
二、简答题
4. 什么叫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以下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①货物(Goods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在处理上,货物的出口和进口应在货物的所有权从一国居民转移到另一国居民时记录下来。一般来说,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FOB )计价。
②服务(Services )。服务是经常账户的第二个大项目,它包括运输、旅游以及在国际贸易中
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其他项目(如通讯、金融、计算机服务、专有权征用和特许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③收入(Income )。收入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即支付给非居民工人(例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报酬和投资收入项下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和支出。第二大类包括有关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最常见的投资收入是股本收入(红利)和债务收入(利息)。应注意的是,资本损益是不作为投资收入记载的,所有由交易引起的现已实现的资本损益都包括在金融账户下面。将收入作为经常账户的独立组成部分,这种处理方法加强了收入与金融账户流量、收入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之间的联系,提高了
国际收支账户的分析价值。
④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当一个经济体的居民实体向另一个非居民实体无偿提供了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时,按照复式记账法原理,需要进行抵消性记录以达到平衡,也就是需要建立转移账户作为平衡项目。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
5. 如何搭配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答案】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与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也存在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内外两方面的经济目标。所以,只要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使用,就有可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图1 财政政策与货币
图1说明了政策搭配原理,图中横轴表示利率水平,代表货币政策;纵轴表示财政支出水平,代表财政政策。
国际收支盈余;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赤字;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失业
国际收支盈余;失业
BB 线为外部均衡线,该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由一定的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而达成的国际收支均衡状 态。BB 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这是因为,当利率提高时,会导致外部资本流入,且紧缩国内需求促使 进口减少——两者都会导致国际收支盈余。这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扩张国内需求,促使进口增加,方能对国 际收支盈余产生反向作用,导致国际收支均衡。BB 线左上方的任一点,表示财政支出过度,超过了均衡的财政 支出水平,导致进口增加的程度太大,高出了利率提高所带来的进口减少程度,从而发生国际收支赤字。同理, BB 线右下方的任一点,表示发生了国际收支盈余。
YY 线为内部均衡线,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使国内均衡得以实现的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YY 线也是 正斜率。这是因为,利率提高时,国内需求紧缩,促使就业和物价水平下降,国内总需求低于总供给。这时,必 须增加财政支出,扩张国内需求,方能对国内的总供求失衡产生反向作用,导致国内总供求均衡。YY 线左上方 的任一点,表示财政支出过度,超过了均衡的财政支出水平,导致国内总需求扩张的程度太大,高出了利率提高 所带来的总需求减少程度,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