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克鲁格曼三角形”模型中国家金融政策的目标是( )。

A. 汇率稳定

B. 利率稳定

C. 资本自由流动

D. 本国财政政策的独立性

E. 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答案】ACE

【解析】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有兰个基本目标:①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自由流动。而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他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其中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克鲁格曼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角代表金融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政策选定了某一条边,则意味着它也选定了该边两端的政策目标;而与该边相对的角所表示的政策目标则无法实现。这一表述,称为克鲁格曼的三角形或“三元冲突'

2. 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法国

D. 中国

【答案】B

【解析】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合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英国一直采 用这一标价法,美国从1978年9月1 日起也改用间接标价法。ACD 三项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3. 下面关于外汇看跌期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合约买方拥有卖出外汇的权利

B. 合约买方拥有买入外汇的权利

C. 合约卖方承担买入外汇的义务

D. 合约买方支付的期权费不能收回

【答案】B

【解析】外汇看跌期权的买方拥有卖出外汇的权力,在买方执行合约时期权卖方承担买入外汇的义务,若买方放弃执行合约其支付的期权费也不能收回。

二、简答题

4.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

【答案】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 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参与国应自觉遵守。国际货币 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哪些资产可用 作国际间清算,并被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国际储备资产;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和调节国际收 支的需要。②汇率制度的安排,即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是否确定汇率波动的目标 区,哪些货币为自由兑换货币。③目标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 弥补,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如何协调。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应该能够保证国际货币秩序的稳定,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迄今为止,为促进国际 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①国际金本位制。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是一个松散无组织的体系, 是由于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单一金铸币本位制而自动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黄金充当国际货币,是国 际货币制度的基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 例决定,汇率的波动自动维持在由铸币平价和黄金运输费用所决定的黄金输送点以内,因此,国际金本位制是严 格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国际金本位制所带来的稳定的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但其本 身也有许多缺陷:世界黄金产量有限,满足不了经济增长和维持稳定汇率的需求,制约经济发展;国际金本位制 下的“价格一一铸币流动机制”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却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相应的,各国政府经常设法抵 消黄金流通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又使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难以实现;国际金本位时期,黄金价格 随世界黄金产量和供求的波动而变化,造成商品价格也不是长期稳定的。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1931 年的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引起的金融危机中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市召开国际金融会议,确立新的国际 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实行“双挂钩制”以及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 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互相对立,进行外汇倾销,货币战、汇率战的局面,稳定了战后国际金融混 乱的动荡局势,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矛盾即“特里芬 难题”,可调整汇率制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整;各国为了维持对外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也不能不丧失国内 经济目标。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过程,就是美元危机不断爆发—拯救—再爆发直至崩溃的过程。1973年,美元 对黄金再度贬值,各国先后放弃与美元的汇价,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

③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国际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协商。1976年IMF “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达成“牙买加协议”,形成了国 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的浮动汇率体系,它对维 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之,这一货币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有较强的适应性, 但这种适应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其最大的缺陷,即不稳定性。

5. 什么叫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以下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①货物(Goods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在处理上,货物的出口和进口应在货物的所有权从一国居民转移到另一国居民时记录下来。一般来说,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FOB )计价。

②服务(Services )。服务是经常账户的第二个大项目,它包括运输、旅游以及在国际贸易中

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其他项目(如通讯、金融、计算机服务、专有权征用和特许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③收入(Income )。收入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即支付给非居民工人(例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报酬和投资收入项下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和支出。第二大类包括有关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最常见的投资收入是股本收入(红利)和债务收入(利息)。应注意的是,资本损益是不作为投资收入记载的,所有由交易引起的现已实现的资本损益都包括在金融账户下面。将收入作为经常账户的独立组成部分,这种处理方法加强了收入与金融账户流量、收入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国际收支账户的分析价值。

④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当一个经济体的居民实体向另一个非居民实体无偿提供了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时,按照复式记账法原理,需要进行抵消性记录以达到平衡,也就是需要建立转移账户作为平衡项目。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