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Z0210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研究假设中,不符合研究假设表述规范的选项是( )。
A. 灌输不利于学生创造了的发展
B. 集中识字和分等识字的教学效果则是差异
C. 人均受教育年限越大,人生出生率越低
D.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工龄和工作压力正相关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一个规范表述的假设,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标准:①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②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③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 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2. 在西方近代教育中,依据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提出初等学校教育应该从最简单要素开始,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卢梭
C. 夸美纽斯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方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及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求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心理学化。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也是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集中体现。裴斯泰洛齐提出,初等学校教育应该从最简单要素开始,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卢梭提出了自然人的教育,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洛克提出了家庭教育重于学校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 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
A. 分斋教学
B. 自由讲学
C. 注重考试
D. 藏书读书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历史上书院和书院教学总休特征的考查。书院作为一种不同于官学的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一,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第二,盛行“讲会”制度,(有点像是辩论会)提倡百家争鸣。第三,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其实就是自由讲学)。第四,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第五,师生关系融洽。分斋教学只存在于个别书院; 注重考试的书院大多存在于明清时期,是书院异化的表现; 藏书读书确实普遍存在,但其只是普通现象,而非书院教学精神和本质层面的追求; 自由讲学是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地方。
4.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考查。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是,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图式的符号化和语言迅猛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主义和进行群集运算。“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形式运算阶段,是指思维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这时儿童的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5. 李老师将儿童阅读能力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行测量调查这种测量属于(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测量调查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数字仅表示事物,而无任何数量大小的含义,学生的学号、机动车的车牌号等属于定名测量; 定序测量中的数据己有数量大小的含义,数字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如体育能力等级、比赛中的名次等:定距测量中,数字不但可以按大小排序,而且一定数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 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对不同类型测量的考查在好几年的题中都出现过,都是最基本的考查不算难,只要理解定义,选对不是难事。故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B.
6. 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炼”,其所谓“事”是指( )。
A. 家事
B. 农事
C. 人事
D. 心事
【答案】C
,或者使【解析】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搞之病”
,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才遇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他
,,亦“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提出“事上磨练”。他这里说的“在事上磨炼’
,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认功”。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他主张道德修养要紧密同日
,才能落实“知行合一”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
7. 主张取消课堂,代之以“合约”教学,采取个别教学方法的是( )。
A. 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B.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C.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D. 约翰逊的有机学校
【答案】B
【解析】A 项,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将课程分成两个部分; B 项,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张取消课堂,代之以“合约”教学; C 项,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主张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 D 项,约翰逊的有机学
,整个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 校是根据学生年龄分成的“生活班”
8. 对裴斯泰洛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教育家是( )
A. 黑格尔
B. 马克思
C. 费希特
D. 杜威
【答案】B
【解析】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在新庄“贫儿之家”时期,他一方面让儿童在田地劳动,或在手工业师傅的指导下,参加纺纱织布; 另一方面,他又亲自教小孩们读、写、算等初步文化知识。裴斯泰洛齐关于初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和有关论述,主要反映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的新要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