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5哲学基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 )。

A. 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B. 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C. 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D. 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题干中一些哲学家认为因果关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答案】B

【解析】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第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 同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可知论

D. 认识论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

A. 多变的、活跃的因素

B. 以生产力为物质基础的精神因素

C. 相对稳定的因素

D. 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答案】C

【解析】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是( )。

A.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B.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 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D. 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主要有两个,即发现了剩余价值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是就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6. 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C.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D

【解析】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

7.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二元论

D. 不可知论

【答案】A

【解析】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同时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如果割裂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即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观点,相反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8.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 是否具有思想意识

B. 是否具有自然属性

C. 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D. 是否具有宗教信仰

【答案】C

【解析】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作为联结人和自然的中介,既说明了人与自然的本原联系,又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 )。

A.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B.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 实践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实践。因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0.生产力是指( )。

A. 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B.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C. 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D. 外部自然力的总和

【答案】A

【解析】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