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答案】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对象和水平和训练的不同时期、阶段的目标,把一般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

2. 终身体育

【答案】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它由家庭体育、幼儿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简答题

3. 学校体育管理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课程管理、体育教学管理和课余体育管理。

(1)体育课程管理

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所履行的职权不同。

教育部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多门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准》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学校

学校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

(2)体育教学管理

体育教学管理包括,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和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管理三个方面。

,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教学工体育教学计划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作文件。它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包括确定编班方式与班额、编制课表、制定课堂常规、备课与上课、体育课成绩的管理。

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去测评和判定体育教学质量状况及其优劣程度。

(3)课余体育管理

在管理方式上,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学生的年龄特征、课余时间的长短等特点有所不

同。课余体育管理包括大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中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小学课余体育管理方式。

4. 简答动作技能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特点、表现及主要任务。

【答案】(1)特点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精确。

(2)表现

表现在能很准确、熟练、省力、轻快的完成动作,并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但如果长时间的中断练习,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就回消退。

(3)主要任务

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并能在各种变化条件下,灵活自如的应用。

5. 简述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答案】(1)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况,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2)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的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

6. 学前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为后续阶段的体育打下基础,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运动技能(包括生活和生存技能)的基础、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基础等。

针对学生的两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要及时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干预。

(3)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如自我锻炼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

(4)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感悟和理

解体育,还要求学生具有参与体育实践的各种能力和水平。

7. 简述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对系统性。

【答案】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对系统性是指训练的不间断性和相对专项性。

(1)现代体育训练特别强调系统训练,即指训练是一个连贯的动态变化过程。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期训练过程中的不间断性和系统性。

(2)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基础阶段,以培养后备人才为主。与专业体育训练相比,课余体育训练中专项内容不是非常突出。

8. 简述自然体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的影响?

【答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广泛传播,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弊端日益突出,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成为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

(1)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强调体育育人的教育目的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教育人,谋求达到教育的目的。体育具有陶冶品性之价值。体育应以传达文化和创造文化为目的。

强调体育融于生活

由于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也明确提出,“体育必须和生活打成一片,使体育成为生活的实践”,并指出生活等于技能、理想、态度、习惯的总和。

推崇自然活动作为体育的重要手段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张应尽量采用符合儿童本性的游戏、舞蹈、竞技运动和野外活动等。 (2)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系统引入,使我国当时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建构初具规模。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为田径、球类等竞技运动进入学校创造了条件,调动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使我国当时以学校为主体的竞技运动走向了初步兴盛时期。

在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加重视体育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活跃体育教学的气氛,更加注重对体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论述题

9. 间歇训练法的含义,特征及应用

【答案】(1)间歇训练是指在两次训练之间有间歇方式的组合训练。间歇方式以身体活动情况分为不完全休息和完全休息。

不完全休息的间歇训练

不完全休息的间歇训练是指反复进行快跑和慢跑相结合的训练,在快跑中以无氧供能为主,而在慢跑中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训练方法。以慢跑的方式代替间歇,而在间歇期间以不完全休息、低强度的跑速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