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经济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调制法定原则

【答案】调制法定原则,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使政府的调控纳入法制轨道,必须在宏观调控法中确认政府依法调控的法定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政府及其调控职能部门的调控主体资格法定,明确它们各自的法律地位; 各类不同宏观调控主体所享有的宏观调控权力法定,严格要求宏观调控主体在法律赋予的调控权范围内活动,禁止假借调控之名,侵害受控主体的权益,保障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 政府调控方式与程序的法定。

2. 社会中间层主体

【答案】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政府主体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也被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或者机构、准公权力主体。它在某些方面承担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一定职能,具有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专业性的特征。

3. 经济法主体与市场主体

【答案】(1)经济法主体,亦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据经济法享有权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体和个人; 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

(2)二者的区别

①经济法主体是由经济法赋予法律资格的社会实体; 市场主体既是一种民法主体,也是一种经济法主体;

②经济法主体是存在于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③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既是经济权利(权力)的享有者,又是经济义务的承担者; 市场主体则是在市场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

(3)二者的联系

经济法主体体系可设计为由政府层次的主体与市场层次的主体所构成的框架,其中,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营户和个人。经济法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

4. 税收关系

【答案】税收关系是指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税收体制关系和税收征纳关系。前者是指各国家机关因税收方面的权限划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分配关系;

后者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税收征纳双方之间的关系。

5. 证券信息持续公开制度

【答案】证券信息持续公开制度是证券市场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它要求证券发行人及其他义务人在证券发行、上市时以及上市后。应将与证券发行、上市以及上市后有关的一切情况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向社会公开,任何投资者都有权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有关的资料,以供其作出投资判断。实现证券信息持续公开制度,旨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强化对发行人和上市公司的社会监督,有效地防止证券欺诈行为。

6. 公司的分立

【答案】公司的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又设立另一个公司或一个公司分解为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行为。公司分立有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两种形式。所谓新设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将其全部资产分割设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行为。所谓派生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以其部分资产设立另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7. 严格责任原则

【答案】严格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主观无过错而致害于人,在没有免责事由的情况下,仅根据其行为造成的客观存在的损害结果来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我国《产品质量法》采取的是严格责任原则,凡是违反了本法的要求,除法定免责的情况外,都应承担相应责任。其中,追究产品瑕疵担保责任,不以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也不论是否存在过错。

8. 会计核算

【答案】会计核算又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己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简答题

9. 简述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体系。

【答案】经济法责任,是指人们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经济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弥补给国家经济调节和给国家、社会或其他被侵害者的经济利益造成的7J :害,消除上述方面己经造成和将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体系如下:

(1)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方面的责任

这是经济法义务违反人因其行为绘国家、社会或特定的社会组织与个人造成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损害,而应当以属于自己的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给被损害者以补偿的承担责任的方式。

(2)经济行为方面的责任

这是经济法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作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经济行为受到限制,是指限制或剥夺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资格和手段,限制其某些经济行为方式。

(3)经济信誉责任

这是经济法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经济信誉,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同他人经济交往方面的信用和声誉。

(4)经济调节管理行为责任

经济调节管理行为责仟,是指违反经济法所规定的经济调节管理义务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其经济调节管理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经济调节管理行为受到某种限制,包括限制或剥夺其经济调节管理资格(经济调节管理职权),纠正、调整其经济调节管理行为。

10.保险专业代理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1)保险专业代理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公司最低实收货币资本金为人民币50万元; ②有符合规定的章程; ③有至少30名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代理人员; ④有符合任职资格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⑤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2)专业代理人的业务范围包括:①代理销售保单; ②代理收取保费; ③保险和风险管理咨询服务; ④代理保险人进行损失勘查和理赔; ⑤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11.简述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1)国有资产管理法,是指调整在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主要有对国有资产的授权营运、经营管理、收益处分以及对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查处等各类国有资产管理行为进行的规范。

(2)国有资产管理法的特征

①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一种财产法与管理法相结合的法律制度。a. 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确认国有资产的权属,明确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体,并通过立法明确该所有权的客体,从这个角度看国有资产管理法是财产法。

b. 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其大量实体内容是以管理为中心来展开,所以它又是管理法。②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以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实施为中心内容的法律制度。③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渊源是由众多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

12.规划的含义和意义是怎样的?

【答案】(1)规划的含义

规划就是计划,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对未来的行动所作的设想和部署。

(2)规划的意义

①“在现代世界里,政府完全可以很好地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包括调整收入和财产的分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