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大学国际金融(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搭配

【答案】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 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在运用政策搭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方案中,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搭配最有影响。

2. 汇率水平决定的比价属性

【答案】所谓汇率的比价属性,就是指汇率的水平由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产出等等)的变动所决定。汇率的比价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被动属性。

3.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答案】(1)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 ), 即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例如, 2007年12月28日,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00美元兑人民币730.46元,这一标价方法就是直接标价法;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 ), 即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以上面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例,对于我国来说,用间接标价法表示美元的汇率就是每100元人民币等于13.69美元。目前只有英国和美国采用间接标价法,但美元对英镑汇率保持了过去习惯用的直接标价法。

(3)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数值越大,意味着1单位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越多的本国货币,也就是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一国货币币值的提高称为升值(Appreciation ), 反映为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下降(可以简单地称作“汇率下降”一国货币币值的降低称为贬值(Depreciation ), 反映为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上升(可以简单地称作“汇率上升”;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变化与本币币值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

4. 长期的均衡汇率

【答案】在长期内,均衡汇率并不一定意味着汇率使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只要是能够较好实现特定时期内主要经济目标,并且不影响其他经济目标的可维持性,那么,这样的汇率水平就是广义的长期均衡汇率。

5. 外汇储备

【答案】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外汇部分。外汇储备货币通常必须

是国际上的可兑换货币,用于国际收支的最后结算。广义地讲,外汇储备包括一国政府用于国际支付和维持汇率稳定的外汇流动资产,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则表现为官方结算项目中政府持有的储备资产,以及该国国际交易所能利用的其他外汇资源的总和,狭义地讲,外汇储备仅仅指政府用于国际支付与维持汇率稳定的外汇资产。

外汇储备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储备货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占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是英镑,美元次之。二战结束后,英镑作为储备货币的优势被美元所替代,其后由于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及美元危机的出现,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主导地位又逐渐衰落,西欧等国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以及东亚的日元也进入国际储备货币的行列,各国政府外汇储备货币的结构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

6. 汇率水平决定的杠杆属性

【答案】所谓汇率的杠杆属性,就是指汇率水平变动会带来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汇率的杠杆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主动属性。

7. 汇率的国内资源供应缺口

【答案】当某些因素引起国内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将从国内资源曲线1移向国内资源曲线2[见图(a )],此时,本币应升值(

口更多的国外资源。若本币不是升值而是不变或贬值(.

出现国内资源供应缺口(以),以便促进市场进),在经济增长约束下,就会在纵坐标上的距离表示)。这种缺口的长期存在或扩大,势必导致国内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并可能导致国内资源的过早枯竭。

反之,当某些因素引起国外进口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将从进口资源曲线1移向进口资源曲线2[见图(b )]。此时,本币应贬值(

多地使用国内资源。若本币不是贬值而是不变或升值(

会出现国内资源需求缺口(以或)以便促进市场更),在经济增长的约束下,就在纵轴上的距离表示)。这种缺口的长期存在或扩大,会导致国内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和就业不足,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8.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由奥伯斯特菲尔德等人推出,该理论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它认

为,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经济基础的恶化,而是因为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第二代模型中所描述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征:①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中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um)的存在;②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是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③政府防范货币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政策的可信性。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提出了“预期”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危机理论的解释力。但是,它没有解释攻击实际上是怎样开始的、预期由什么因素决定,也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政策意见。奥伯斯特菲尔德等认为,由于预期是自我实现的,所以只要影响预期就能防止危机。但他们同时又说明,预期是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如何影响预期就不属于模型应该讨论的问题。

二、简答题

9. 什么叫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以下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①货物(Goods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在处理上,货物的出口和进口应在货物的所有权从一国居民转移到另一国居民时记录下来。一般来说,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FOB )计价。

②服务(Services )。服务是经常账户的第二个大项目,它包括运输、旅游以及在国际贸易中

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其他项目(如通讯、金融、计算机服务、专有权征用和特许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③收入(Income )。收入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即支付给非居民工人(例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报酬和投资收入项下有关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和支出。第二大类包括有关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最常见的投资收入是股本收入(红利)和债务收入(利息)。应注意的是,资本损益是不作为投资收入记载的,所有由交易引起的现已实现的资本损益都包括在金融账户下面。将收入作为经常账户的独立组成部分,这种处理方法加强了收入与金融账户流量、收入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国际收支账户的分析价值。

④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当一个经济体的居民实体向另一个非居民实体无偿提供了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时,按照复式记账法原理,需要进行抵消性记录以达到平衡,也就是需要建立转移账户作为平衡项目。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

10.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成员国汇率制度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1999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根据各成员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按照汇率制度弹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对于给定汇率路径(目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诺,将汇率制度划分为8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