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金融学之国际金融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在岸交易
【答案】在岸(Onshore )交易是指交易双方有一方为居民而另一方为非居民的交易。在岸市场是“离岸市场”的对称,是指本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在本国管辖范围内从事资金融通业务的市场。在在岸市场上,本国投资者或存款者向外国借款者提供信贷资金,或外国投资者或存款者向本国借款者提供信贷资金的金融活动,要受到市场所在国金融法规的制约。
2. 经常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答案】经常账户下的自由兑换是指本国居民可在国际收支经常性往来中将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成其所需要的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中的发达国家应遵照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款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国际收支平衡有困难的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基金组织时可选择协定第十四款作为过渡性安排。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一国若能实现经常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该国的货币就被列为可兑换货币。由于自由兑换的条款集中出现在基金组织协定的第8条,所以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被称为“第8条款国”。
3. 相对购买力平价
【答案】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国间的贸易存在着交易成本,各国物价水平的计算中,不同商品的权重有所不同,各国物价水平中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口径和权重也有所不同,所以各国的物价水平很难用同一种方法来比较,从而汇率水平的绝对值也就缺少比较的基础。于是,经济学家又提出,把汇率变动的幅度和物价变动的幅度联系起来. 这就是相对购买力平价. 其公式为
并式中:
分别是本国和外国在t 期的物价指数;是基期的汇率;是计算期的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含义是:尽管汇率水平不一定能反映两国物价绝对水平的对比,但可以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物价上升速度较快(物价指数相对基期提高较快)的国家,其货币就会贬值。由于物价指数比较容易得到,因而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也就容易得多,其实用性也大大提高。
4. 国际货币市场
【答案】国际货币市场主要指期限在一年内的银行短期信贷、短期证券及票据贴现市场,其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行、贴现行、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其主要功能是便利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转移和融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还使一国货币政策得以有效传递。按借贷
方式分为短期借贷市场、短期资金市场和贴现市场,按区域分为地区性国际货币市场和全球性国际货币市场。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既是一个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又是一个成员国政府间进行交往的渠道和论坛,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是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操纵和控制的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金组织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贸易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②基金组织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危机。③基金组织在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促进资本主义各国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6. 区域货币同盟
【答案】区域货币同盟是区域货币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的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
7. 铸币平价
【答案】铸币平价是指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货币单位含金量之比。决定汇率的基础。在金本位制度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通过货币的含金量表现的。各国发行货币都规定一定货币单位代表的黄金重量,叫含金量。外汇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决定的。这种依货币含金量计算得出的汇率称为铸币平价。但它仅是汇率的基础,而实际外汇买卖的交易汇率总是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由于在金本位制下,国际结算既可以用外汇进行,也可以用黄金进行,当汇率对本国有利时,就利用外汇办理结算,反之就改用输出入黄金来结算,汇率波动的上限为:铸币平价+黄金运费,即黄金输入点,这种围绕铸币平价的波动幅度不大,通常比较稳定。
8. 马歇尔-勒纳条件
【答案】本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贬值弓I 起的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经过分析研宄可知,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数学表达式为代表进口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并不存在。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应用也有很大的
其中代表出口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局限性。
二、简答题
9. 简述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不负有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义务,即无需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给和需求,而任凭市场的外汇供求来决定汇率的上升和下跌。在这种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就会下跌。
(2)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通过相对价格机制即汇率水平的变动来实现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国际收支失衡,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以国际收支赤字为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外扩汇率就会上升,而本币贬值造成了本国商品相对价格降低,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这将增加出口需求,减少进口需求。只要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国际收支赤字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通过本币汇率升值造成了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这将增加进口需求、减少出口需求从而使贸易收支改善,国际收支盈余就会自动减轻或消除。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通过汇率变动来实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隔绝国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干扰本国经济的作用。因为汇率自由变动的结果是贸易差额自动趋于平衡。如果X-M=O,从Y=C+I+G+(X-M )看,本国的国民收入就完全取决于国内支出(C+I+G)的高低,从而与进出口数量无关。
10.思考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与汇率决定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在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关于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对本国汇率的影响,为什么国际收支说和货币分析法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答案】(1)国际收支说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
①国际收支说主要考虑有哪些因素通过国际收支来影响汇率的变化。
前提:第一,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第二,国际收支仅包括经常账户(CA )和资本与金融账户(K )。CA 简单视为贸易账户,主要由本国国民收入Y 、外国国民收入和两国相对价格之比决定,K 不含储备资产,收支取决于本国利率i 、外国利
第三,除汇率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己给定的外生变率A 还有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
量。
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变量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汇率再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至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
即
②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主要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