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 )

A.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B. 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 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

D. 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答案】A

2.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赫尔巴特

D. 第斯多惠

【答案】B

【解析】洛克认为,教育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场所并不在学校。他认为当时的学校是集合了形形色色被教育坏了的、满身毛病的一群学童的机关,教师也不可能认真顾及每一个儿童,而且,他对当时英国学校教育中重视古典内容,轻视实际知识学习不满,所以,对学校教育采取了否定

,并得到适合儿童个性的个别指态度,认为只有在家庭中聘用优良的教师,才能避免“恶习熏染”

导。因此,他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答案选B 。关于洛克还要注意,他把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即体育实际上就属于他所说的健康教育。这个是同其他教育家不太一样的地方。夸美纽斯是非常支持学校教育的,还进行了完整的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的论述。

3. 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解决普及教育的师资问题

B.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C. 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

D. 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其创立的“小先生制”的熟悉程

,即“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利用上学度。陶行知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

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人,把这些识字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者小学生称为小先生。所以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医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A. 董仲舒

B. 韩愈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A

5. 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是( )

A. 初始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学评价类型基本观点的把握程度。布卢姆依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类。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 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意在使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教与学的进展情况,故又称为进展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通过时间来区分这几种评价就可以,这道题的关键词“教学过程中”。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6.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注意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编码组织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学习策略的含义的考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其中,记忆术是适用于简单知识学习的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注意策略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各种方法,

主要包括,告知目标、使用标识重点的线索等; 复述策略指为了促进信息保持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各种方法,包括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包括列提纲,画图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等。

7. 主张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反对英国古典主义教育传统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赫胃黎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斯宾塞教育思想的了解和对其他占典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的熟悉程度。这道题也算是比较简单的。19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兵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洛克的“绅士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强调科学知识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部

,要求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为“实分。而且在斯宾塞看来,教育目的就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在的,完满的生活”作准备。

8. “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答案】A

9.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答案】B

10.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