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概率为0.28,虚报概率为0.06,则该实验中的口值为( )。

A. 小于0

B. 等于1

C. 大于1

D. 大于0,小于1

【答案】C

【解析】当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的和小于1时,说明报告标准位于两个分布相交处的右端,此时击中率的值大于虚报率的值,那么β值大于1。相反,如果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的和大于1时,说明报告标准位于两个分布相交处的左端,此时击中率的值小于虚报率的值,那么β值小于1。

2. 东克尔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1945)说明( )。

A.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难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B. 因为天花板效应,数据很难被解释

C. 男性与女性在大多数问题解决测验中的表现相同

D.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容易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答案】A

3. 补笔测验通常用来研究( )。

A. 前瞻记忆

B. 内隐记忆

C. 外显记忆

D 元记忆

【答案】B

【解析】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方式主要有:词干补笔和模糊字辨认。补笔是提供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

4. 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 )。

A. 真动知觉

B. 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

D. 似动现象

【答案】D

【解析】要完成本题,考生首先要能分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和似动现象,然后要掌握动景盘是用来研究何种现象的。动景盘是研究似动现象的常用工具。实验中,将设计好的卡通片放人景盘,使之紧贴内壁,随着景盘的旋转,观察者从窗口向内能看到卡通片上的静止图形随之活动起来。

5. 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言信急,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是( )。

A. 词汇知觉

B. 词汇理解

C. 词汇加工

D. 词汇表征

【答案】B

6. 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

A. 二因素设计

B. 四因素设计

C. 二水平设计

D. 四水平设计

【答案】A

【解析】该研究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语义范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每个自变量都有两个水平,属于两因素的实验设计。

7. 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研究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

A. 搜索范式

B. 双侧任务范式

C 负启动范式

D. 整体一局部范式

【答案】C

【解析】搜索范式研究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及注意如何在不同的感觉通道之间转移。双侧任务范式主要研究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分散程度。整体一局部范式研究注意过程和感觉特征(如尺寸和空间频率)之间交互作用。

8. 当实验出现了“霍桑效应”时,为了改进实验,后续研究应采取( )。

A. 双盲法。

B. 消除法

C. 平衡法

D. 对抗法

【答案】A

【解析】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在心理

学实验中,有效消除主试被试间不恰当的相互作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通用手段是双盲实验法。

9. SN 分布的平均数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SN 分布表示信号+噪音的分布,而N 分布表示的是噪音的分布。由于SN 分布是在原有的噪音刺激上再加上信号刺激,因此,SN 分布的平均数是大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即SN 分布永远在N 分布的右边。

10.“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

A. 部分报告法

B. 延迟部分报告法

C. 全部报告法

D. 顺序再现法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在矩阵消失后,尽量回忆自己所看到的字母,属于全部报告,而部分报告法则是根据某行的提示线索来回忆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11.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