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洛阳师范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表1和表2, 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训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察本研究的问题? 请具体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一

【答案】(1)实验设计一为2×2被试间设计,被试为24人。

实验设计二为2×2混合设计一,其中,学生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教学方法为被试内变量。被试为12人。

(2)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结果,能得出如下结论:

①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成绩显著高于讲授式;

②学生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

③教学方法和学生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即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与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作用更大。

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相同。

(3)比较说明

①比较而言,被试间设计的方案能更好地回答研究间题;

②虽然混合设计所需的被试量较少,且混合设计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能更好地控制来自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当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时,则被试内实验设计无法适用。本实验如果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则会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因此,包含被试内设计在内的混合设计才、能回答该研究所探讨的问题,选择被试间设计更佳。

2. 什么是兴趣区? 兴趣的类型有几种?

【答案】兴趣区(AOIs )是眼动研究过程中相关刺激的界定,与研究者的假设有关。按照大小不同,兴趣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词的某一部分界定的兴趣区

在语言阅读的研究中,假设研究者只对汉语词或字的某一部分感兴趣,这时,可将兴趣区定界得更小,如汉语词或字的一部分(如偏旁或部首)。

(2)以词来界定的兴趣区

在语言阅读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一个词(或字)。

(3)以句子来界定的兴趣区

在语言阅读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一个句子。

(4)以图形的某一部分界定为兴趣区

在图形加工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图形的某一部分。

3. 如何正确理解反应时间的概念?

【答案】正确理解反应时的概念需把握以下几点:

(1)定义

反应时,亦称“动作反应时”、“反应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做出反应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有机体内部心理操作过程复杂性的重要指标。根据“刺激一反应”之间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2)组成成分

反应时包括三个阶段的时间:

①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神经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

②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神经到效应器官的时间;

③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

(3)影响因素

反应时的影响因素包括:刺激特点和反应者特点。前者如刺激的强度、大小、时间长短、数量、差异等; 后者如反应者的准备状态、练习的次数,反应者的感觉器官、神经类型、动机乃至人格特征等。

4. 为什么人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

【答案】推理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气氛效应

武德沃斯等人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 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

(2)换位理论

查普曼等人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3)心理模型理论

约翰逊一莱尔德等人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4)条件推理中的证实倾向

在命题检验中,常见的偏差是人表现出强烈的证实倾向,即极力去证实命题是真,而很少尝试证命题为伪。不管一个规则或命题得到多少次肯定,它都不能被普遍认为是真的,仅仅一个矛盾的例子就可以将它否定。在命题检验过程中,人们往往偏离逻辑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寻求肯定的倾向,很少作出否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