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教育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郑州大学教育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郑州大学教育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9 2018年郑州大学教育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6 2018年郑州大学教育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2 2018年郑州大学教育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29

一、简答题

1. 如果你曾开过止痛药缓解手术痛苦或牙痛,你可能经历痛(伤痛)或感觉与痛源定位能力的分离。把这和盲视及无觉察知觉联系起来。

【答案】(1)止痛药通常是通过化学物质来阻断神经间的信息传递,以此来达到比痛的目的。由于神经间的信息传递能力丧失,因此会导致痛或感觉与痛源定位能力的分离。

(2)无觉察知觉是指涉及无意识层面的知觉加工,盲视是著名的无觉察知觉现象,被韦斯克兰茨用来描述不承认有觉察知觉的病人在盲点(盲场)中的视觉能力。

(3)感觉与定位的分离与无觉察知觉的本质是相同的,二者都强调了对刺激的无意识。

2. 举例说明双眼竟争的实验范式。

【答案】(1)双眼竞争范式

双眼竞争是近年来研究视觉意识比较常用的一种实验范式。实验中给观察者的两只眼睛分别呈现两个不同的图像,他们所看到的并非是两个图像的混合,他们的知觉体验是以一种双稳态形式在一只眼睛的输入优势和另一只眼睛的输入优势间交替转换的。因为视网膜输入始终保持不变,变化的是知觉体验,因此双眼竞争为探索知觉意识的神经相关物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验范式,从而避免了视网膜的刺激变化所造成的混淆。

(2)双眼竞争范式的研究案例

Logothetis 和其同事(1998)记录了猴子在观看双眼竞争呈现时大脑视觉区域单个神经元的活动。

①实验程序

猴子被训练通过拉一个杠杆来报告它们在每一时刻看到的是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实验中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刺激,如移动的栅条、面孔等,它们或者是某个特定神经元的适宜刺激(能强烈激活该神经元),或者是非适宜刺激(对该神经元的激活非常微弱)。

②实验结果

Logothetis 等人发现,在视觉通路中某些神经元的反应是独立于猴子的觉知状态的,而另外一些神经元的活动与猴子的觉知报告相关。例如,给猴子的一只眼睛呈现移动的刺激,另一只眼睛呈现静态的刺激,对运动敏感的神经元在猴子报告看到运动时其活动比没有报告时更强烈。此外,在视觉通路的不同阶段,与觉知相关联的神经元数量是不同的,在V1和V2区大约有20%,而在颞下皮层大约有90%。

③实验结论

视觉通路的晚期阶段与猴子的觉知状态的关联比早期阶段更紧密。

3. 明视觉与暗视觉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明视觉和暗视觉特点为:

(1)明视觉的光感受器是锥体细胞,锥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凹; 暗视觉的光感受器是杆体细胞,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边缘。

(2)明视觉对白天日光敏感,暗视觉对黑夜光线敏感。

(3)明视觉的最敏感波峰为555nm ,暗视觉的最敏感波峰为507nm

(4)明视觉可以感受到颜色,而暗视觉不可以。

(5)明视觉的暗适应过程比较快,大约在5分钟内完成; 暗视觉的暗适应过程比较慢,大约在30分钟内完成。

(6)明视觉的空间分辨率高,但光感受性低; 暗视觉的空间分辨率低,但光感受性高。

4. 经典双任务范式有哪三类常见结果?

【答案】在最经典的双任务范式中,要求被试同时执行两项任务,而且规定了他们对每个任务的投入程度。其三类常见结果分别如下:

(1)第一类结果

如果两个任务包含相同的认知加工过程,那么更注意某个任务会使该任务的作业水平提高而另一任务的作业水平相应降低。例如,如果任务A 要求被试记住左耳听到的一系列单词,而任务B 要求被试记住右耳听到的一系列单词。那么由于这两个任务相互竞争工作记忆资源,左耳成绩和右耳成绩之间将会呈现近似标准的反比关系。

(2)第二类结果

当两个任务相对独立时,同时执行两个任务的水平可以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一样好。例如,在记住左耳和右耳信息的双任务中,正常被试会表现出任务间的竞争,但某些裂脑人却可以表现出左耳作业水平与右耳作业水平相互独立的结果。

(3)第三类结果

某项任务略受另一个任务的影响,但小成完全相反的关系。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钢琴师可以一边很流利地谈话一边弹奏难度适宜的曲子,但如果弹奏太难的曲子或参加复杂的谈话时他就无法应付自如了。

5. 影响反应时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及如何对其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在实验中分别担任何种变量? 举例说明。

【答案】(1)影响反应时的基本因素是简单一复杂反应时任务以及速度—准确性权衡。 ①刺激越复杂,可供选择的刺激数目越多,刺激之间越相似,反应时越长;

②在反应时实验中,单一考虑速度或准确性,都会极大的损害实验研究的信度。速度与准确性之间是负相关。

(2)除此以外,影响反应时的因素还包括:

①刺激变量

a. 刺激强度。反应时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缩短,但其缩短受到有机体结构的限制,无法突破某一极限。

b. 刺激复杂程度。反应时随刺激复杂程度的增大而延长。

②机体变量

a 适应水平。反应时随被试对刺激的适应水平不同而不同。

b. 动机。反应时随被试反应的动机水平不同而不同。

c. 个体差异。反应时随被试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差别而不同。通常使用实验设计来平衡由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效应,比如被试内或被试间设计,此外还可以使用方差分析计算被试误差项。

d. 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做出的准备情况。

e. 酒精和药物作用。

(3)简单一复杂反应时任务通常在反应时实验中作为自变量,速度与准确性则作为因变量,刺激变量与机体变量则是实验中需要控制的额外变量。

比如,测定被试对红色光与蓝色光的选择反应时,红色光与蓝色光是自变量,被试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因变量,所使用的刺激强度、被试的年龄、性别等属于额外变量需要保持恒定。

6. 简述人类脑连接组计划的内容。

【答案】在2005年,OlafSporns 等人提出了人类脑连接组的概念。脑连接组指对脑上任意灰质位置及这些位置间连接的一个完整描述。人脑连接组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人类脑连接组计划和脑活动图计划。

(1)人类脑连接组计划

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9年批准了一项大规模人类被试脑连接组数据采集项目,称为人类脑连接组计划(Human Connectome Project,HCP )。

②该项目计划在五年时间内投资三千万美元用于采集1200名被试(300名双生子及他们的非双生子兄弟姐妹)的多模态脑成像数据,包括DTI , rs-fMRI , fMRI 和MEG 等多模态。与此同时,还将对这些被试进行广泛的行为测查并采集他们的血样用作今后的基因型研究。最后,项目采集的所有数据都将公开在一个用户友好的数据平台上,供全世界的研究者免费使用。

(2)脑活动图计划

①HCP 旨在在宏观连接水平上对脑连接进行研究,而研究微观水平上的连接对理解脑的工作

2012年,Alivisatos 等人提出了一项新的脑连接研究计划—脑活动图计划原理同样不可或缺。(Brain

Activity Map Projeet) 。该计划的目标是记录神经环路内所有神经元在一段时间内的所有动作电位。

②该计划将利用钙离子成像、电压成像、光学成像等多种新兴技术和尚未发明的技术。短期内项目将集中在较为简单的神经环路,比如线虫的所有神经元。项目的中期目标是达到百万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