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58新闻传播实务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时评

【答案】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闻文体。时评是指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来的乃至隐藏的问题,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时评的特征包括:因时而评,新闻性强; 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内容贴近,体裁广泛; 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2. 编后话

【答案】编后话是指广播电台对播出的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新闻及时做出评介、分析、建议、倡导和号召,同时它还往往针对新闻中的观点、材料、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进行解释、答疑,以突出稿件的思想性和特殊的现实意义。编后话是从报纸的“编者按”演化而来的。编后话一般是广播新闻播出后所进行的理性分析和舆论引导。

3. 贴近生活

【答案】贴近生活,是指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人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

4. 谈话体评论

【答案】电视谈话是一种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表现的大众传播活动。电视谈话是由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特定的谈话者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以访谈、座谈或论坛的力一式直接进行交流或探讨的评论节目形式。

5. 论证

【答案】论证是指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过程。它要将一篇评论的沦点和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沦据所提供的事实或理论来说明文章的中心观点,使受众能够看明白,搞清楚,富有启迪,值得回味。论证的过程,既是将文章的材料和文字巧妙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6. “配”评论

【答案】“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新闻事实是否值得配评论取决于它是不是有值得评论的价值,当新闻报道触及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包含有启示性、解惑性的思想和观点在内时,就值得配写评论。

7. 《火星报》

【答案】《火星报》是指1900年12月24日,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为重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同经济派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列宁实际上是《火星报})的主编和领导者。他在《火星报》上发表许多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文章,对国际生活的重大事件作评论。

8. 社论

【答案】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9. 电视谈话

【答案】电视谈话是一种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表现的大众传播活动。电视谈话是由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特定的谈话者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以访谈、座谈或论坛的方式直接进行交流或探讨的评论节目形式。电视谈话体评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为访谈式,二为座谈式,三为论坛式。

10.专栏小言论

【答案】专栏小言论,又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专栏小言论也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而兴起。

二、简答题

11.社论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答案】(1)社论是新闻媒体的主要言论形式,也是一种最重要的言论形式。它是媒体的灵魂,它代表一家报纸发言,及时地给党和政府、给整个社会提供信息和意见,体现媒体所代表的方向,体现媒体的基本政治倾向和立场。判断一家媒体的立场和观点,主要看它在重大问题上发表社论所表明的观点。新闻媒体的阶级性和党派性,也往往是通过社论得到最直接、最鲜明的反映。

(2)邓拓曾说:“一个报纸有没有社论,是不是经常有社论,广大读者对社论阅读的情况怎

样,这些都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我们有理由认为: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

(3)重视社论工作,自觉运用社论来分析形势,指明方向,提出任务,交代政策,是党的报刊史上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的不少领导人都亲自为报纸撰写过社论。中共中央历次关于加强报纸工作的指示和决定中,都强调社论工作的重要性。在读者的心目中,社论似乎主要不是为论述新闻之外的思想观点,而是为表明新闻事件的特殊重要性。社论引导舆论、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有的党报社论实际上已成为党的重要文献。

12.谈谈如何将评论的标题变生动。

【答案】将评论的标题变生动的主要方式有:

(1)变换标题句式

在评论标题中,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假设句、疑问句或感叹句等,使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①变陈述句为假设句; ②变陈述句为疑问句、反问句或质问句; ③变陈述句为感叹句。

(2)活用成语、谚语、俗语,把成语、谚语、俗语等引入标题,直接引用或变化引用,既可以使标题言简意赅,还可以使标题别有新意。

①直接引用。即把成语、谚语、俗语等直接引入标题,借助于受众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认识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问题。②变化引用。即在引用成语、谚语、俗语时,对文字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使词义发生定的变化,赋予词语以新的内涵。做法包括:易字法。谐音法。是易字法的另一种形式,既易字,又注意谐音,使词义多解。凸现新意。

(3)巧用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等,这些手法都可以用于评论标题的制作。

13.什么叫谋篇? 什么叫结构?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谋篇的含义

谋篇,即布局,或指搭架子、列提纲,这是在解决选题、立意和论证之后将思想成果见诸书面的阶段。

(2)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是指文章各个部分之问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①结构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评论文章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为受众所接受。

②结构安排得好,思路展得开,评论会层次分明,论证严密,中心突出。

③结构得不好,思路不畅,评论会层次紊乱,线索不清,中心论点得不到充分有力的证明。

(3)谋篇和结构的关系

①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

②谋篇的优劣,在评论的结构中可以得到具体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