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811自动控制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分析计算题

1. 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为

(1)将系统化为对角规范型; (2)判断系统可否用状态反馈镇定; (3)给定两组希望闭环极点分别为行配置?

【答案】(1)计算矩阵A 的特征值为

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可得

由此可知:-2可控不可观,1可控可观,-1不可控不可观。 (2)不可控部分的特征值为-1,可用状态反馈镇定。 (3)不可控部分有极点1, 故极点组

可用状态反馈进行配置,而

中无极点-1,不可用状态反馈进行配置。

2. 已知非线性系统如图1 (a )所示,其线性部分的频率特性

如图1(b )所示。

(1)试确定当初始误差E : (a )在A 点;(b )在B 点;(c )在C 点;(d )在D 点;(e )在F 点时的运动情况。

(2)将上述分析结果在以e 为横坐标,为纵坐标的相平面上定性地表示出来(设原点为焦

和判断可否用状态反馈进

及非线性部分的负载特性

点,有极限环时,原点为中心点)。

图1

【答案】(1)由图1可见,A 点初始误差较小,处于稳定区,故系统运动c (t )收敛于零;B 点为

的交点,但由于随着幅值増加,是由稳定的区域进入不稳定的区域,

故B 点为不稳定的周期运动;

C 点处于不稳定的区域, 当受到扰动后,系统运动的幅值増大,直至振幅为E = 4的周期运动;D 点为

的交点,由于随着幅值增加,是由不稳定的区域进入稳定的区域,

故D 点稳定的周期运动,即自振荡,振幅为E=4;

F 点处于稳定的区域,运动将收敛,但因其幅值较大,故也将收敛于振幅为E=4的自振荡。 (2)根据以上分析,在中心点,有如图

2

平面上分别画出对应于B 点和D 点的两个极限环,B 点对应的内所示

的相平面图。图中分别画出

为起点的相轨迹图。

环是不稳定的极限环,而D 点对应的外环是稳定的极限环。设原点为焦点,有极限环时,原点为

图2

3. 设复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确定(s )的影响,并且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的值,使系统输出量完全不受扰动信号N

【答案】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对于

将图中从左至右的第三个比较点后移可得

使系统输出量完全不受扰动信号N (s )的影响,则

可得

解得

4.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式为

(1)求传递函数(2)设

求离散化的状态空间方程式;

(3)分析离散化前、后,该系统的能控性有何变化或联系。 【答案】(1)〔2)

(3)离散前. 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为

说明系统完全可控。

离散后,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