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848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软件结构设计完成后,对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单一功能模块的扇人数大比较好,说明本模块重用率高
B. 单一功能的模块扇入高时应重新分解,以消除控制耦合的情况
C. 一个模块的扇出太多,说明该模块过分复杂,缺少中间层
D. —个模块的扇入太多,说明该模块过分复杂,缺少中间层
【答案】C
【解析】扇出指一个模块的直接下属模块的个数,扇入指一个模块的直接上属模块的个数,所以一个模块的扇出越多,说明该模块越复杂,缺少中间层。
2. 面向对象设计是( )的过程。
A. 软件实现
B. 需求确立
C. 建立问题域模型
D. 建立求解域模型
【答案】D
【解析】面向对象方法把数据和行为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它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求解域模型的过程。
3. 下面是被测模块的流程图。测试数据为:
个等级的逻辑覆盖:( )。
判断符合如下哪
A. 判定覆盖
B. 语句覆盖
C. 判定/条件覆盖
D. 条件覆盖
【答案】D
【解析】条件覆盖指使得每个判断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值至少执行一次,题中总共有四个条件
满足 和测试数据中满足和这两个条件,满足的条件,的条件,所以测试数据满足每个判断中的所有条件,符合条件覆盖的要求。
4. 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研究内容包含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两个方面,其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是( )
A. 软件开发工程化
B. 消除软件危机
C. 实现软件可重用
D. 程序设计自动化
【答案】A
【解析】软件工程方法学是根据不同的软件类型,按不同的观点和原则,对软件开发中应遵循的策略、原则、步骤和必须产生的文档资料都做出规定,从而使软件的开发能够进入规范化和工程化的阶段,以克服早期的手工方式生产中的随意性和非规范性做法。
5. 对于原型的使用建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发周期很长的项目,能够使用原型
B. 在系统的使用可能变化较大,不能相对稳定时,能够使用原型
C.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能够使用原型
D. 开发者对系统的某种设计方案的实现无信心或无十分的把握,能够使用原型
【答案】C
【解析】不宜使用原型的情况: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
用户不愿意参与开发。
用户的数据资源没有很好地组织和管理的时候,因为快速原型需要快速寻找和存取数据。
用户的软件资源没有被组织和管理起来的时候,因为MIS 中的模型、模块、使用设施和程序的难易程度对原型使用很关键。
6. 软件工程学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 )的工程学科。
A. 软件维护
B. 软件设计
C. 软件应用
D. 软件理论
【答案】A
【解析】软件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不仅指导软件系统的开发阶段的各项工作,还要指导软件运行阶段的维护工作,即软件工程系是一门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的工程学科。
7. 在程序的描述和分析中,用以指明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和数据处理的辅助图形是( )。
A. 瀑布模型图
B. 数据流图
C. 数据结构图
D. 业务图
【答案】B
【解析】瀑布模型图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一种描述;数据结构图对数据进行了静态的描述,并没有涉及数据的流向和处理;业务流是一个软件工程的名词,并不是数据的辅助图形,数据流图是描述数据的加工或变换、数据流向、数据的储存动态图。
8. 在数据流图中,不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成分是( )。
A. 控制流
B. 结点
C. 数据流
D. 数据源/终点
【答案】D
【解析】数据源点或终点:是本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称外部实体,不能被计算机处理。 统)
9. 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
A. 算法
B. 功能
C. 调用关系
D. 输入输出数据
【答案】A
【解析】从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观点来看,在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之前,需要对所采用算法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全部必要的过程细节,并给予清晰的表达。详细设计的任务就是决定各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精确地表达这些算法。
10.在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