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81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综合模型
【答案】综合模型是指从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出发分析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是1979年美国学者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提出的。在这一模型中,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被归纳为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可控变量、政策以外的变量三大类,这些变量构成了执行过程的各个阶段。综合模型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的政策执行模型。参见图
图 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的综合模型
2. 分级制
【答案】又称层级制或系统制,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在实行分级制的组织体制中,组织的每一个层级在性质上都是普遍和完全的,在范围上或领域上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分级体制是典型的层级节制结构,其优势在于:结构严谨、事权集中、指挥灵活、行动统一,但如果层级节制过严,有可能抑制下级的主动精神,并使行政首长忙于处理日常事务,无暇顾及调查研究和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3. 英雄观
【答案】英雄观是指一种关于人生价值的看法。在实际生活中,英雄观表现为对一定的功名、功利、功德的追求。优秀领导者的英雄观可以理解为就是领导者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动机强旺的进取状态,表现为有着比较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欲念以及比较高的成就期望值,并愿意因此面对风险、接受挑战、付出代价、承担责任。
4. 政府再造
【答案】政府再造是指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这种转型过程主要是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的。政府再造的内涵主要包括:
①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②政府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内在改进动力的公共部门;
③政府再造就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不仅仅是要提高今天的效能,而且还要创造在环境变化的明天也具备改进效能能力的政府组织。
5. 正当防卫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行为人为了保护公共利益、他人或者本人的人身安全及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侵害,而对侵害人实施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有四个要素:
①行为人在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正当权利不受侵害;
②所实施的行为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
③防卫必须针对侵害人本人,而不能针对第三人,如果实施了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方法,不能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
④所实施的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否则就是防卫过当,也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 如果防卫行为不是当时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因而对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就是防卫过当。
6. 主管监督
【答案】主管监督是指政府专设的廉政行政机关因特殊授权而对其他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主管监督部门享有较大的和较广泛的监督权限,其监督对象和监督领域也较复杂和广泛。因此,其监督任务、机构设置和技术手段多具有综合性。主管监督部门通常直接向政府首脑负责,但其具体权限因国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
7. 监督权
【答案】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其是公民参政权
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国家代表机关行使监督权是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地位出发,对政府行使诸如询问、质问、视察、调查、建议等权力。在某些国家里,议会还拥有批准或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则是公民的参政权利之一,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 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8. 品位分类
【答案】品位分类是指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以职务或级别高低来确定待遇的人事分类制度。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其特点是把公务员分成不同的品位等级,公务员既有代表其地位高低、资格深浅、报酬多寡的官阶,又有代表其权力大小、职责轻重、任务难易的职位。品位分类的对象是人以及人格化的职务等级以及人所具有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简述题
9. 简述英国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的主要内容。
【答案】英国的改革运动大体上是沿着新自由主义的路线前进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以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撒切尔政府以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认为过度夸张的国家磨砂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的创造性,毫无效率地生产和分配着公共产品”,认为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增加就业和提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导致英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为此,撒切尔政府采取“震荡疗法”推出激进的货币政策:
①紧缩货币供应,通过控制货币流通量抑制通货膨胀。
②调整汇率,使英镑与德国马克挂钩,并大量购买外汇,降低利率,拉动投资。
(2)改变公共财政政策。改革税制,降低税率,削减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是撒切尔政府公共则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3)重组公共部门。私有化或非国有化是重组公共部门核心政策理念。撒切尔政府认为,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是国家的一个大包袱。因此,有必要大规模和彻底地重组公共部门。其政策路径是,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原属国家投资经营的禁区,通过大量出售国有企业的股份,大力推行私有化或非国有化,同时把原属地方政府的公房大量出售给私人,大大增加了拥有私房的家庭总数。撒切尔宣称“人人拥有财产,人人去创造财富,建立一个负责、自由竞争的社会”,是英国的理想,而广大民众够没企业股票和住房,不仅激活了投资需求,而且繁荣了市场。
(4)限制工会活动。工会是撒切尔政府上述政策的主要反对理论。撒切尔政府认为,工会的市场调节之外的罢工等抵制和反对活动,是工会组织利用劳动力垄断势力向政府、最终是向广大纳税人不断索取市价以外的补贴,是不道德的行为。所以,必须改革劳资关系。
(5)改革行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