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学位]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是否有区别?你认为原因何在?

【答案】(1)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有区别。

(2)原因

①解释文化休克的理论中,一种是负面事件理论,认为生活中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负面影响愈大,时间愈长,所引起的疾病愈严重。

②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会带来许多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根据一项调查,在43项负面影响事件中,有16项与迁移到新的文化环境有关。正是由于进入另一个文化环境在生活中带来一系列的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因此人们才会感到抑郁、沮丧、消沉,甚至会生病。

③人们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教育程度低、收入少的人,年纪大的人,妇女以及未婚者适应能力比较低。

2. 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产生在美国?

【答案】跨文化交际学产生在美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印第安人以外,其他人都先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他们具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他们在相互交际中难免产生问题。在60年代,民族意识日益增强,各少数民族都强调维护自己的文化,于是逐渐地在美国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在学校、政府部门、企业、民众团体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2)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每年大批政府官员、商人、技术人员、学者奔赴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有着各种不同的接触,而美国每年又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和数以千万计的旅游者,对于大批留学生和移民的训练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许多学者把美国学者Edward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在书中首次提出“跨文化交际”,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3. 请用英语释义的词典查以下几个词并说明它们有什么区别:

generalization ; categorization ; stereotype

【答案】(1)generalization :n. 概括;普遍化;一般化;

(2)categorization :n. 分类;分门别类;编目方法;

(3)stereotype :

①vt. 使用铅版;套用老套,使一成不变;

②n. 刻板印象,陈腔滥调,老套;铅版。

一、简答题

1. 中国传统的“五伦”在现代的社会中有什么改变?

【答案】(1)中国传统“五伦”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五种人伦关系。在古代,具体指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间要有信义讲究信用。

(2)在现代社会,父子关系中,父权受到了削弱,父子的权利平等,父亲没有了控制子女一切事情的权力。君臣关系也随着封建制的消亡不存在,若要演化为上下级关系来说,也发生变化,人人平等,对上司恭敬,逾矩便可,不需上升到忠义程度。夫妇之间也由“妇女出家从夫”变为了夫妇平等。“长幼有序”在古代是种等级观念,侧重点在于年长的人,在现代长幼间无明显的差别,但仍有序,现代社会更关心长辈,“孝”的观念渐渐淡薄。“朋友有信”在现代社会逐渐被颠覆,古代“熟人”是从血缘、地域关系中产生,“熟人”关系建立在道德伦理基础上。现在的熟人由生人演化而来,熟人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熟人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上,这种“熟人”关系目的是相互利用,约束熟人间的准则是法律。

2. 为什么文化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定义?

【答案】文化之所以有这么众多的定义,主要在于:

(1)文化本身涵盖面广。“文化”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很广,因此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得十分丰富,界定它的意义也就变得比较困难。

(2)学者们分属不同的学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找到一个全面的能够概括一切的定义。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定义带有自己学科的特点,因此,别的学科的学者无法接受。于是,这些学者又提出自己的定义。结果是定义越来越多。

3. 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没有大家一致接受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答案】由于人们的学术背景不同,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采取的理论与方法有所不同:

(1)人类学家一般采取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的方法,他们收集的材料往往生动而丰富。

(2)心理学家的文章中通常有精确的数据和严密的分析,因此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3)语言学家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说明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一般都很具体。

(4)传播学家重视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探讨最多。

(5)不少学者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时交叉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就跨文化交际学整个领域而论,早期似乎是人类学的影响最大,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人类学得益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