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1005外国社会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适应(A )

【答案】适应,指系统必然同环境发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2. 社会解组

【答案】社会解组,指的是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了式堆集的状态,它建立在杜尔克姆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独特看法上,这一看法以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为显著特征。

3. 辩证冲突

【答案】辩证冲突是指冲突是辩证的一种冲突,通过产生一系列新的对抗利益而得到解决,而这些新的敌对利益是在某些条件下将产生进一步的冲突,是达伦多夫提出来的。达伦多夫提出辩证冲突论与他的社会观及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密切联系的。他的社会观及对功能主义的批评是辩证冲突论的理论前提。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基本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冲突思想批判、吸收和改造基础上,他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冲突状态之中,并假定这种冲突因利益对抗而产生,认为利益对抗倾向于分裂为两个冲突群体,是一种辩证冲突。

4. 传统现代化理论

【答案】布莱克是该理论方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现代化研究有三个重点:第一,研究现代化的根源; 第二,研究参加现代化行列较晚国家的现代化问题; 第三,研究现代化的前途问题。他认为,对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可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为了有效地进行比较研究,他提出了在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的重要性。

5. 价值中立

【答案】价值中立,是滕尼斯坚持的社会研究中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准则,具体是指,做为了保证对现实认识的客观性,就必须在认识过程中摆脱仟何价值因素,因而,作为一个科学的社会学研究者,必须清楚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严格区别,明确两者不同的性质、兴趣和使命所在。

6. 公正性期待

【答案】公正性期待,指由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费用和所得报酬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的主观期待。个人在当前或今后的行动中仍然期待着这一比例关系在同样情况下的再现。若他实际获得少于这一期待时,就会感到不公正,产生相对剥夺感。公正性期待普遍存在于社会交换过程中。

7. 刺激命题

【答案】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刺激命题的基本意义是用过去所发生的情况,来预测目前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某人在过去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报酬,那么,出现相同的情况时,就会使他重复出现那种活动,刺激实际上是指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这个命题也就是在预测周围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的影响。如小偷第一次在人多拥挤时行窃成功,那么,再遇到人多的地方他就可能再次作案。以往成功的经验会变成某个人日后行动的准则。

8. 经验研究

【答案】经验研究是局部理论或具体社会学的任务。经验研究等同于实征研究。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在自然科学中,经验研究指采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法)对经验现象所做的研究,它强调知识的经验性和可检验性。在社会科学中,经验研究一般指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社会调查来搜集经验资料的研究,它有别于“图书馆研究”或文献研究。前者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而后者则间接地搜集第二手资料。经验研究包括调查研究、参与观察和社会实验。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

【答案】(1)生活世界殖民化是指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问的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活动,被市场机制和科层化的权力侵蚀了。现代社会的困境的其中一个主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用哈贝马斯的话说,是“生活世界殖民化”。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病症。

(2)①哈贝马斯把这理性化过程分作四个阶段。在古代社会里,无论是符号意义层面或者是系统层面的创造,都是在亲族系统内进行的,因此,符号意义上的创造和系统创造两者同时在亲族系统里进行。这一种交换模式和活动慢慢地建立起一个社会网络,使得其他货物交换也变成可能。这终交换变得日益频繁,再加上一定程度上的分工,社会的结构出现了改变,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也相继出现了,并且也懂得利用资源有效地达至其目的。由于世代上的沿袭,出现了一些代表着权力的组织和家族。

就以上两种社会的情况而言,生活世界和系统并没有分开来,在这两种社会里,在具有神话色彩的世界观支持下,系统的发展是以生活世界里的符号意义做基础,这一个情况一直维持到政治权威的出现。权力机制跟亲族结构分离开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我们称之为国家。国家跟前两种社会另一个重要不同的地方,是神话色彩的世界观给语言结构代替了。也就是说,人民在日常和政治事务的共识是透过语言对话而达至的。在这种社会结构里,货物在市场上的交易山金钱做中介。慢慢地金钱变成了主宰社会的机制。

②系统和生活世界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系统的发展是要依靠生活世界赋予符号意义的。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的理性化过程,首先出现在生活世界的层面。人原本在文化各领域如科学知识、法律道德和艺术上浑然不分的情况由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而各自独立起来。人类意识到不同范畴和层次的事物是有其各自不同而相应的真假和对错的标准,慢慢地,以前对

权威和“神圣”事物的崇拜和尊奉,开始改而为理性思维所代替。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在沟通、理解外在世界的事物、或者是作价值道德上的抉择时,只能愈来愈依赖自己的判断,权威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相对地减弱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程序或者是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变得日益复杂,人类似乎很难每事都只依靠自己的判断来解决了。

③从哈贝马斯的理论看,理性化的过程原本是以语言代替了传统信仰做沟通或调节人际关系的形态而出现。但这一转变却反过来加重了人类在日常事务上的负担,即人类在众多繁复事务里要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做各种决定。这样也增加了人类沟通上的误解情况。

④以金钱和权力作沟通媒介一方面是可以调节更复杂的人类互动网络,但另一方面,人类对自己的很多行为缺乏全面理解,因而减轻其对自己行为责任上的承担意识。这一种以金钱和权力作为人类行为的整合机制,虽然最初是由生活世界理性化所促生或引发,但其后的发展却独立于生活世界的理性沟通模式以外。理性化的过程首先源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由此而导致或促生了系统层面的理性化,但最后却出现了生活世界被系统殖民化的情况。

虽然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但在哈贝马斯看来,并不能由此就对人类的前景悲观失望。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沟通的合理化”,也就是让对话主体之间在没有任何内外强制力的情况下进行真诚的对话,在达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10.简述默顿对结构功能卞义的新发展。

【答案】(1)默顿的研究强调经验实在性,倡导“中层理论”。故默顿被称为“经验功能主义者”,他的理论观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为经验功能主义,有三个特点:

①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

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

③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2)默顿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新发展的主要表现

①默顿首先严厉地批评帕森斯的理论过于抽象和宏大。他认为建立这种宏大理论的时机尚未成熟,而主张大力发展中层理论一一即介于经验总结性微观理论和宏大社会理论之间的理论。

②默顿还批评了过去的功能主义理论中的二个错误:a. 功能同一性观点,认为社会系统的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会具有功能。b. 功能普遍性观点,认为社会的任何一种活动或仪式都完成了某些对社会有益的功能。c. 功能不可替代性观点,就是把某些制度看成是不可替代的。

③默顿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显功能和潜功能这两个重要概念。同时提出了“功能选择”、“结构性制约”等概念,并强调必须高度关注社会文化事项对行动者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后果。显功能是指那些人们可以预料到的和容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功能。潜功能则是指那些不明显、不为人们所预料的和不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那些功能。

11.恢复后的苏联社会学特点是什么?

【答案】(1)苏联社会学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恢复以来,发展很快,成绩显著。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