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业综合知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般社会结构
【答案】在一个存在异质性或不平等性的社会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遇到其他社会集团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而小是自己所属的社会集团或阶层的人。布劳由此导出了两条定理:
一个社会的异质性增加该社会各社会集团间的关系;
一个社会的不平等性越大,该社会中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等级上的人们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2. 社会唯名论
【答案】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 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3. 形式社会学
【答案】形式社会学,在齐美尔看来,主要研究人们之间的交往形式。当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以至于人们能够相互影响并组成群体时,社会便产生和存在了。因而社会学需要研究人们交往的基本过程和形式以及社会组织类型。
4. 理性命题
【答案】人类的社会行为不是单纯的刺激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获得该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
这一命题的中心内容是“价值选择”。但价值并不是行为的最佳解释,有时人们可能在没有确定价值的情况下冒险行动。因此,霍曼斯认为理性只是根据以往实现的或然率来决定潜在的期望价值。这样,理性原则就只是一种可能性的估计,只有在某种规律的情况下才适用。
5. 功能分析范式
【答案】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是对功能分析方法的完善,它包括一组精确的概念和研究方案,这些概念和方案揭示了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牢记的而为以往功能主义者所忽略的最重要的方面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能在经验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范式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但它为提出严谨的、可以由经验材料加以检验的理论打下了基础。
6. 新马克思主义
【答案】新马克思主义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哈贝马斯。他试图将马克思的解放全人类的思想同韦伯的理性化分析思想、米德的沟通理论、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思想、帕森斯的系统功能论、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等人的早期批判理论的思想,以及本土方法论、现象学、符号互动论等理论中的互动观通过改造综合在一起。
7. 情感
【答案】情感,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致,如好感、反感、赞同、反对等。在交换中,情感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资源。
8. 解释物
【答案】布劳认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必须清楚明确地界定它的被解释物和解释物。解释物是指理论家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释被解释物。
二、简答题
9. 简述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1)霍曼斯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而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只能是一种交换关系。
(2)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主要内容在于他对人类交换行为的几大命题的阐述,主要借用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认为人类的行为也是一种交换行为。霍曼斯运用一系列基本概念,构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并试图以此推演出经验规则,解释人类行为。霍曼斯的一般命题系统由下列六大命题组成:
①成功命题
如果一个人曾经成功地获得一种报酬或避免种惩罚,他就倾向于重复这种行动。但如果‘项曾经得到报酬的行动不再有任何报酬时,便会中止,除非得到新的报酬。
②刺激命题
刺激命题涉及以往的行动经验与现在的行为情景之间的联系。如果现在产生刺激的行动情景与曾经取得成功的行动情景相似时,就会重复以往行动。
③价值命题
价值命题涉及的是行动结果的价值水平对行动的影响,强调一个人在若干能带来报酬或逃避惩罚的行动结果中,总是选择价值最大的行动。
④剥夺一一满足命题
剥夺一一满足命题是对前几个命题的某种限定。如果一个人在近期内获得某类报酬的次数越多,获得此类报酬的时间间隔越短,该报酬对他来说,价值就会下降,从中获得的满足感也不会高。
⑤攻击一一赞同命题
攻击一一赞同命题注意到人类行动中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会导致赞同性行动,消极的情感会导致攻击性行动。
⑥理性命题
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它们的限定。它力图指出: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
霍曼斯认为,上述六个命题是一组“命题系统’夕,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它指出人们的行动总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 刺激命题指出行动受到经验和情景的制约; 价值命题指出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有价值判断参与的; 剥夺一一满足命题限定了价值的时效性; 攻击一一赞同命题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行动受自我公正感的支配; 理性命题则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在解释人类行动时,所有这些命题都必须加以考虑。
(3)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问题
霍曼斯认为,由于一部分人掌握着一些为他人急需的特殊的资源,因而被给予较高的地位,社会分层体系由此形成。在人们的地位排列中,霍曼斯认为应依据分配公平性原则,即人们在交换中,要对成本和报酬、投资和利润的具体分配比例作出判断。在投资相同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投资成正比; 在成本一样的}h}况下,总是希望得到的利润与付出的投资成正比。如果人们不能按照公平性原则得到相应的报酬,就会在报酬分配方面出现小公正或脱节的现象。
霍曼斯认为,报酬的公平与否是相对的,取决于一个人的客观经验。他提出了两条标准:①行动者过去的经验; ②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
10.试析符号互动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答案】(1)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
①它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与动物不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简单的被动体,这是理解人类社会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②它注重微观的研究,重视人际互动的过程,强调每个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条件,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寻找产生问题的个人或个别原因,它比结构功能主义对社会的考查更加细致;
③它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理论,这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的、实际的问题。
(2)符号互动论具有十分明显的缺陷:
①它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识,忽视了客观实际; 它过于强调表现出来的、为人们所认识到的东西,对于未表现出来的、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则认识不足。其实,某一事物的内在的客观事实虽然在有些情况下未被人们认识,但由于它是真实的,最终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②它过于强调每个个别人的因素,没有看到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制度等的作用。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