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13企业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及其步骤。

【答案】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等,其概念及步骤分别如下:

(1)净现值法

①概念:净现值法是进行投资决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步骤:

a. 将投资项目未来各期的净现金流人量折合成现值;

b. 减去初始投资额,得到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c. 如果净现值大十零,则可接受该项目:如果净现值小十零,则应拒绝该项目。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 净现值;

n 一一投资涉及的年限;

VCFk 一一第k 年的净现金流量;

C 一一原始投资额;

i 一一预定贴现率。

(2)现值指数法

①概念:现值指数法是指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流出现值的比率。

②计算:现值指数可以看成是1元钱的原始投资可希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 工一一现值指数;

Ik 一一第k 年的现金流入量;

h'k 一一第k 年的现金流出量。

(3)内含报酬率法

①概念: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现金流人量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即净现金流量为零的贴现率。

②计算:项目内含报酬率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RR 一一所求的内含报酬率。

由卜式可知,求解工RR 涉及高次方一程的求解问题。在实践中通常采用内插法计算IRR A 内插法也称线性插值法,是1种近似求解工RR 的方法。该方法假定在一个较小的利率范围内,NPV 与利率之间是线性函数关系。

内插法求工RR 步骤:

a. 估计给出两个资金利率

b. 计算出r ,, rz 所对应的净现值

c

. 要满足下列条件: 内插法的计算方一法,由几何公式可推出:

2. 试述知识与数据、信息的区别。

【答案】(1)知识与数据、信息的含义

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承前启后的信息以及专家洞察力的动态混合,并为新经验和新信息的评价和融合提供框架。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结构化记录,经常被存储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信息往往以文件或通信为其表现形式。

(2)知识与数据、信息的区别

知识产生并应用于个人的头脑中。在组织中,它不仅存在于文件和知识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惯例、程序、实践和规范中。数据描述的仅仅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小能提供判断和解释。就数据本身而言,小能说明其重要与否,不能判断其适当与否,也没有目标性。信息小同于数据,具有目的性,并且是有含义的。信息取材于数据,是对数据处理的结果。

3. 什么是组织管理? 如何理解组织管理的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答案】组织管理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职能。

组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设计一个高效率运行的组织结构,将合适的人员配备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使组织实体围绕其目标有效地运转起来,并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地成长发展。

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是组织高效率运行的基础。要使组织实体能高效率地运转,组

织管理者还必须将合适的人员配备到合适的职位,使之按职责要求有效地展开工作,完成其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组织管理者必须关注组织人员的选聘、培养和绩效考评,使人员的素质能力与职务要求相匹配,与组织成长发展相适应。此外,组织管理者还必须随时关注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影响,对组织结构的运行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革,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地成长发展。

4. 领导方式有哪些类型?

【答案】领导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领导活动的侧重点来划分

领导方式分为任务取向的领导方式和人员取向的领导方式。任务取向的领导方式主要关心组织效率,重视组织设计,明确职责关系,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 人员取向的领导方式表现为尊重下属意见,重视下属的感情和需要,强调相互信任的气氛。

(2)按组织领导的方式来划分

按组织领导的方式可以把领导方式分为命令式、说服式和示范式。命令式是典型的强制性领导的一种领导方式,它是建立在下属对领导者职位权力之畏惧或恐惧基础上的; 说服式是一种建立在领导者影响力之上的领导方式,领导者的威信、人格、能力是这种领导方式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示范式是一种较为保守的领导方式,它是建立在下属对领导者的主动归依和主动模仿这一基础之上的。

(3)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来划分

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可以把领导方式分为自决. 型、放任型和民主型。自决型又称为独断型,领导者以大权独揽的方式对下级进行领导,将决策权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下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放任型是一种回避权力和责任的领导方式,领导者主要通过让下属来建立自己的目标并解决问题; 民主型又称为参与型,领导者既注重正式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又不大权独揽,在某种程度上设法使下属参与一些决策,善于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下属的作用。

5. 试述知识传递的一般过程。

【答案】传递的一般过程:传递一翻译一转化。

(1)发展这个框架的理论基础是识别了边界上知识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差异、依赖和新颖。边界两边需要传递的知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可以表现在知识积累的差异,即解决同一问题或执行同一任务的知识在量的累积卜有差别,也可以表现为知识种类的不同,即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同。促使知识传递的另一个必要的因素是知识间的依赖性,没有依赖性,差异性就不能促使知识传递发生。知识的差异和依赖是知识传递的前提条件。知识的新颖性是对知识的接收者而言的。当知识的新颖程度很低时,知识传递的双方仅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片段(词汇)的支持,传递就会成功,此时发生的主要是信息处理过程,即“传递”。

(2)当知识的新颖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使得仅仅采用语言的结构组织(句法)不再能表达含义模糊的知识,就需要双方建立“共同含义”来传递知识,此时知识传递的关键就是通过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