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学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二步发酵法

【答案】二步发酵法指反应中有两步由微生物发酵,其余各步仍为化学转化反应的发酵方法。

2. 组成酶。

【答案】组成酶是经常以较高浓度存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代谢作用的酶。

3. 点突变。

【答案】点突变是指DNA 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的一类突变。

4. 补体激活。

【答案】补体激活是指补体能被任何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由无活性形式转变为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的活性形式,称为补体激活。

5. 抑制性选择培养基(inhibited selected media)。

【答案】抑制性选择培养基(inhibited selected media )是利用分离对象对某种抑菌物质所特有的抗性,在筛选的培养基中加入这种抑菌物质,经培养后,使原有试样中对此抑制剂表现敏感的优势菌的生长大受抑制,而使原先处于劣势的分离对象却趁机大量增殖,最终在数量上反而占优势的培养基。

6. 连续发酵。

【答案】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

7. 自发突变。

【答案】自发突变是指生物大分子在无人工干预条件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

8. 氨基酸自养微生物。

【答案】氨基酸自养微生物是指不需要利用氨基酸做氮源,能把尿素、铵盐、硝酸盐、甚至氮气等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的微生物。

9. 乙酸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又称乙醛酸支路(glyoxylate shunt),是因循环中存【答案】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在乙醛酸这一关键中间代谢物而得名。它是TCA 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TCA 循环不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而且还兼有可为许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代谢物的功能。

10.链丝段。

【答案】锻丝段,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11.典型菌种(典型培养物)。

【答案】典型菌种(典型培养物)是指经常被作为研究对象的菌种。

12.消毒。

,而不能杀死微生物的芽孢的除菌【答案】消毒是指只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主要是病原菌)

方法。

13.单功能营养物。

【答案】单功能营养物是指只具有一种营养功能的营养物,如光辐射能源,只作为能源。

14.生化需氧量。

【答案】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在1L 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的毫克数(其单位为

15.六界系统。

系统。

)。 【答案】六界系统是由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组成的

二、选择题

16.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

B. 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

C. 腺病毒

D. 流感病毒

【答案】A

17.细菌以转化方式进行基因转移时有以下特性( )。

A. 大量供体细胞的基因被转移

B. 有F 质粒参加

C. 依靠噬菌体感染受体细胞

D. 可通过从供体细胞中提取DNA 片段来完成

【答案】D

【解析】转化是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 片段,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18.用于处理外毒素以制备类毒素的甲醛浓度为( )。 A. B. C. D.

【答案】B

19.以下哪个描述不符合次级代谢及其产物?( )

A. 次级代谢的生理意义不像初级代谢那样明确

B.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不受细胞的严密控制

C. 发生在指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

D. 质粒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密切

【答案】B

20.对动物进行免疫时,初次免疫与第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A.2〜3天

B.5〜6天

C.2〜4周

D.3〜5周

E.1〜2周

【答案】C

21.微生物细胞中的C 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

A.10%

B.30%

C.50%

D.70%

【答案】C

22.在一70°C 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 )。

A. 以小时计

B. 以天计

C. 以月计

D. 以年计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