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药猫爪草中挥发油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关键词:猫爪草;GC-MS;挥发油;脂肪酸;超临界萃取

  摘要

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干燥块根,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陕西、广西等地,猫爪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淤之功效,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淋巴癌、甲状腺肿瘤及乳腺瘤等[1,2]。关于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尚未见到关于猫爪草挥发油和脂肪酸研究的具体报道。
本论文包括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综述
1.猫爪草的研究概况
包括猫爪草的药用历史、资源分布、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以及质量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2.植物中挥发油的研究概况
包括植物中挥发油的性质和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提取、鉴定方面的概述。
3.脂肪酸的研究概况
主要涉及脂质的提取,脂肪酸甲酯化反应,脂肪酸的分离和脂肪酸的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方面的综述。
第二部分:研究报告
分为四个部分:猫爪草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猫爪草中脂肪酸的GC-MS定性分析;猫爪草中七种脂肪酸的GC-MS定量分析;猫爪草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
一、猫爪草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和超声-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提取猫爪草中的挥发油并进行GC-MS分析,质谱图用NIST谱库检索, 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两种方法分别鉴定出61种和49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和含量均有差异,其共有成分为37种,主要为一些酯类化合物和烷烃类化合物。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二、猫爪草中脂肪酸的GC-MS定性分析
采用GC-MS法对猫爪草中的脂肪酸进行分析。用石油醚提取猫爪草油, 经KOH-CH3OH进行甲酯化后进行GC-MS分析,质谱图用NIST谱库检索, 鉴定各种脂肪酸,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检测出十八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亚油酸、软脂酸、油酸、亚麻酸和硬脂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48.11%、21.37%、13.75%、8.86%和1.75%。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三、猫爪草中七种脂肪酸的GC-MS定量分析
用石油醚提取猫爪草油, 经BF3-CH3OH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以十九烷酸(19: 0)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法测定了肉豆蔻酸(14: 0)、棕榈油酸(16:1)、棕榈酸(16: 0)、亚油酸(18: 2)、油酸(18: 1)、硬脂酸(18: 0)、亚麻酸(18: 3)七种脂肪酸的含量。实验还考察了衍生化试剂的选择和衍生化试剂的量以及衍生化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 检出限在2-5 μg/m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