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约占整个教材的41%,文言文作为传承并纪录文明的载体可谓“居功至伟”,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学生学习文言文还是很有必要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都对文言文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老师的困惑。首先,同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在词汇、语法现象,谋篇布局等方面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与其以往学习生活中所学相去甚远,并同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层次相脱节,由此在文言文的感知和理解上造成的障碍和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使文言文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次,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语文教学领地盛行的是一种“练习题式”的语文教学。这一教学方式,以知识点的传授为核心,以应试为目的,以题海战术为手段,严重扭曲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而这一方式,在文言文的教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也只注重于文言文的“言”,而忽视了它的“文”,从而放弃了对我国古代美文的欣赏,借鉴和吸收。也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大。因此我认为无论是从弘扬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角度,还是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需要,我认为探讨文言文教学都有必要。
我的论文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阐述了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使用新教法沿用的理论依据。
1.杜威的教育理论。
2.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 。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4.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5.进行研究的学科依据。
第三部分谈到了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采用新教法的探索和实践。在这里,我将其分成了三个方面来论述: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这里我提出了文言文诵读法;介绍知识,拓展导引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趣法。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里我又提出了要在课堂中强调“平等参与”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他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在课堂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根据文章情节进行表演、评点、辩论,让学生以体验阅读来获得文言文学习的美感和愉悦感;让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分小组进行专题化阅读研究,为课堂引进思辨之风、探究之气,让探究性学习拓展课堂;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对话方式激活课堂。
3.课内课外相结合,加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写作训练。在这里我提出了要增大学生的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和让学生练习用文言文写作,提高运用文言文的实用能力。
第四部分谈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之,本文提出的诸多有关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实践,是针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既具有理论指导性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变革先行以文言文文本意义的解读为本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和以学生被动机械地“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最终使学生热爱文言文阅读,提高其文言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