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 9
2018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 17
2018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 25
2018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 34
一、名词解释
1. 一笔画
【答案】“一笔画”是指刘宋时期杰出画家陆探微的一种绘画笔法。陆探微,擅长人物画,画过帝王和当代功臣、名士肖像,也画有一些风俗画与佛教图像。谢赫在《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说他的绘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做到“精利润媚”,“笔迹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淡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造型。
2. 没骨法
【答案】没骨法是指中国画中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的技法。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五代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笔迹,遂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只用色彩画成,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清代恽寿平亦用此法。
3. 失蜡法
【答案】失蜡法又称蜡模法,是指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即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器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馗纹铜尊盘是我国失蜡法铸件精品。
4. 陆探微
【答案】陆探微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宫廷画家,是中国画史上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在绘画题材上,陆画以人物画为主,其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是对六朝士人的生动概括。他通过对草书连贯一气的行笔运势特点的敏锐把握和巧思妙琢,将它引入绘画领域,创作出前所未有的“一笔画”法。代表作品有《萧史》、《木雁》、《风俗》、《洛神》等。
5. 吴家样
【答案】吴家样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是张僧繇“张家样”以后的一种新的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加以概括。吴道子注重线条的运用,他的线条一向富有运动感和强烈的节奏感,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有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即“吴
带当风”。
6. 展子虔
【答案】展子虔是北朝隋唐时期的著名画家,他曾辗转于大江南北,在洛阳、西安、扬州及浙江等地的寺观中创作了许多壁画。展子虔工于绘画,创作范围较广,善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实,尤长于山水。他的山水画被称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其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游春图》是展子虔的代表之作,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卷轴画。该画用青绿重着色法画贵族春游的情景,用笔细劲有力,设色浓丽鲜明。图中的山水“空勾无效”,但远山上以花青作苔点,己开点苔的先声。人马体小若豆,但刻划一丝不苟。此画已脱离了为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游春图》构图壮阔沉静,设色古艳,富有典丽的装饰意味,体现出承上启下的风格,也标志着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期。
7. 曹家样
【答案】“曹家样”是对曹仲达的画的称誉,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8. 《林泉高致》
【答案】《林泉高致》是北宋郭熙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就山水画的创作经验而论,它强调了如下几点:①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抓取主要特征; ②抓住富有诗意的情节,酝酿构思; ③创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反复修改; ④师承要广取博采,不局限于一家; ⑤技法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画论中还论及如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笔墨技巧,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9. 扬州画派
【答案】扬州画派又称“扬州八怪”,是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悍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
10.南北宗论
【答案】南北宗论是明末董其昌提出的绘画理论。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利家(指职业画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画推向高峰的
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
二、论述题
11.试述“青藤白阳”对我国花鸟画发展的主要贡献。
【答案】明代水墨大写意家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陈淳,被后人誉为“青藤白阳”。
(1)徐渭
徐渭是开水墨大写意一派的杰出花鸟画家。他修养广博,诗书画无所不能,尤擅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这些特点在徐渭的花鸟大写意中都有体现。
①在花鸟画创作中,徐渭往往赋予花卉以强烈的主观情感,直抒愤世嫉俗、激荡难平之情,赋予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所画虽为花草瓜果,却有磅礴奇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
②徐渭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里程碑。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陈淳
陈淳在绘画技法上师法沈周、唐寅,长于写意花鸟。
①其写意花鸟造型精当,严于剪裁,题材多为士大夫园林中的常见花木。意境安适宁静,笔墨自由如意,形成一种清新淡泊、富有文人雅趣的风格。
②从整体上说,陈淳花鸟画画法已呈放逸,但尚不悠纵; 用墨己颇觉灵动,但尚不淋漓酣畅; 花鸟造型已善剪裁,但尚未尽“不似之似”; 在表达情感上,已显逸宕,但尚不激越昂扬; 对水墨在生纸上奇异表现力也还不曾极尽能事。
陈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后的徐渭真正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变革。
12.简述元代早期士大夫绘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答案】元代早期士大夫绘画代表艺术家有赵孟頫、钱选、李衍。
(1)赵孟頫
①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②艺术主张上提倡“古意”,引晋唐为法鉴,批评南宋险怪霸悍和琐细浓艳之风,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
③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
(2)钱选
①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