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周家样
【答案】周家样指唐代画家周昉所画的宗教人物形象。“周家样”的出现标志着周昉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己超越了张首,同时也表明了周昉的画艺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其特征为“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被后世广为承传为“水月观音”之体,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式。
2. 秦兵马俑
【答案】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有机组成部分,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兵马俑于1974年一1976年被发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崇尚写实,手法严谨; 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总体布局上利用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秦兵马俑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3. 舞蹈彩陶盆
【答案】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犬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4. 石窟寺
【答案】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5. 循石造型
【答案】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形象刻画的恰到好处,大部分的石刻作品仅仅是利用原有石块形态稍作雕琢,既提神造像,又保持了自然情趣,使得作品的整体感和力度感得以加强。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代表作品有霍去病墓石雕。
6. 灵岩寺彩塑
【答案】灵岩寺彩塑为中国古代寺庙著名彩绘泥塑,存于山东济南市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内,共有四十尊彩塑罗汉。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他们高与真人等,形貌上可看出不同年龄、阅历及性格特征,眉目神情生动入微,呼之欲出。此外,人体与衣饰的关系处理也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的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这些彩塑罗汉像体现了宋塑高度的写生水平,塑像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而较少“佛性”,体现了宗教雕塑的世俗化倾向。
7. 画像石
【答案】画像石是指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汉画像石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 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8. “吴带当风”
【答案】“吴带当风”指的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一种绘画风格。吴道子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他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便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吴道子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作,在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中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性,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9. 天津“泥人张”
【答案】天津“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为张明山,他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10.梁楷
【答案】梁楷,南宋画家,曾为南宋画院待诏。其人物画多以佛教禅宗人物或文人雅士为题材。他所画人物、山水、花鸟并精,既能作精妙严谨的图画,又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特别是后者在技巧上有重要创造,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代表作《泼墨仙人图》《雪景山水》等。其中《泼墨仙人图》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十分成功。
二、论述题
11.清初正统画派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四王画派”是清初公认的正统画派。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称四王。“四王”一派的画家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董其昌的影响。技法功力较深,画风崇尚摹古,对古人的师承不遗余力,苦心精研宋元所谓南宗大家名迹。但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不少作品趁十程式化。
(1)王时敏
王时敏是明末清初画家。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时敏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其艺术特征主要有:
①力追古法,刻意师古,作画无一不得古人精髓。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自幼走上了摹古的道路,并且在日后的不断积累研习中,渐渐形成了他思想理论上的原则,即“摹古是绘画的最高原则”。
②作品大多面目相近,较少新意。他曾自白道:“迩来画道衰,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
(2)王鉴
王鉴,字玄照,后改字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其艺术特征有:
①接受董其昌的复古思想和“南北宗”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进一步将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绘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达到“集古之大成,自出机杆”的境界。
②在青绿山水方面融合了赵孟頫、赵令穰、赵伯驹等家,建立了既高华艳冶又浑厚苍劲的青绿山水风格。
③在笔墨方面,提炼出规范性的技法元素,表现出名家富有特征的笔墨意韵。
(3)王翚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其艺术特征有:
①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
②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效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
③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
(4)王原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