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大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验之心理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四根说

【答案】恩培多克勒将世界是变的与小变的两种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多样的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小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组成。四根是土. 水. 火. 空气。他认为土. 水. 火. 空气是不能自动组成的,必须另有物使之运动。他称这种物为爱,憎。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由此生成万物。

二、简答题

2. 为什么说勒温开辟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新领域?

【答案】拓扑心理学是勒温根据动力场说,采用拓扑学图形,研究人及其行为的一种心理学体系。他的研究走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1)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的理论

①心理环境

勒温指出:心理环境也就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有时也称事件)。这些事实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准物理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二是准社会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三是准概念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他当时思想上的某事物的概念,这一概念有可能与客观现实中事物的真正概念之间存在差异。

②心理动力场

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理论的核心。勒温认为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也就是说,心理场包括一个己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

③行为动力

为了对个体的心理事件在生活空间中的移动做出具体的陈述,勒温首先对心理事件移动的动力作了分析。他借用拓扑学的概念来陈述心理事实在心理生活空间中的移动。但拓扑学缺乏方向的概念,勒温于是又借助数学中向量分析的概念来陈述心理事实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这样勒温就提出了他的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这一动机体系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概念: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和平衡。

(2)心理生活空间与矢量效应

①生活空间

按照勒温的说法,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都有边界阻隔。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而个体发展的心理过

程实质就是生活空间的各个区域的不断丰富和分化,这些区域的丰富和分化沿着多个方面进行。

②矢量效价

勒温从数学里借用了“拓扑”与“效价”这两个术语来研究生活空间的性质。勒温用效价来表示个体对一个对象喜爱或厌恶的程度,对象如果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或对个体有吸引力,那么这个对象就具有正效价;反之,对象如果对个体有威胁或惹人生厌则这个对象就具有负效价。生活空间常常会有几个区域同时存在几种效价。

③动力的矢量表达

勒温曾用图示和文字对冲突的多种形式分析,这些冲突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 双趋冲突

这种冲突存在于一个人面临两个具有差不多同等吸引力的正效价对象之间,他必须就其中的某一个对象做出一种选择。

b. 双避冲突

这种冲突就是指一个人面临两项都想逃避的对象时,他必须就其中的一项做出自己的选择,也就是我们中常说的左右为难的情境。

c. 趋避冲突

这种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又趋又避,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所谓又爱又恨。

3. 业里士多德对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贡献。

【答案】(1)贡献

①建立了一个知识体系,关于灵魂的研究可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方面都同关于活动的机体的研究发生关系;

②界说了灵魂的性质及其活动,使灵魂成为活跃的生物的一种表现,而活跃的生物又是灵魂的一种表现,根除了以前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

③具体描述和解释了人类的经验和行为,论述了觉醒、睡眠、做梦、记忆、情绪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学问题。

4. 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色?

【答案】(1)具有生态效度的研究设计

①取样

a. 被试取样

生态心理学认为在仟何复杂的自然背景中发生的心理过程比在实验室的抽象背景中发生的心理过程都更加具有背景特异性或典型性,因此它要求将“广泛取样”作为一条主要的取样原则。

b. 情境取样

生态心理学家提出经验取样方法(ESM )。其具体做法是,为了在自然情境中对一个人的经验随机取样,研究参与者携带一个信号器,它会在一天的日程中随机地提醒研究者报告当信号发出时他们的经历。

②准实验设计和现场实验设计

a. 准实验设计主要使用非等同的控制组和观察的多元次数,目的是确定变化是否发生和描述控制的结果以及为观察到的变化提供解释。

b. 现场实验的设计与准实验设计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实验,而它们共同之处在于都是选取研究的亚最佳条件来达到既满足内部效度又满足外部效度(包括生态效度)。

(2)个体特质研究法和一般规律研究法结合的研究策略

①一般规律研究

a. 一般规律研究是指通过考察个体的相似性来寻找一般规律,其研究策略是把个体内和个体外的差异作为实验设计误差变量的来源。它所运用的具体技术如在目标总体中随机选择被试的大样本技术,并运用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来“控制”这些误差变量来源。

b. 一般规律研究抹杀了个体差异性。用一般规律研究法很难获得对心理过程及其发展的准确把握。

②个体特质研究

a. 个体特质研究,是研究个体的独特复杂性。

b. 采用个体特质技术研究个体,不能保证研究具有个体的生态效度或者将研究的结果推广到个体生活的其它场合中去;同时被个体特质研究所揭示的行为模型或心理规律也可能是人为的,因为它的数据收集过程有可能具有很大的主观臆断性。

③生态心理学家认为最好是将个体特质研究和一般规律研究理解为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连续步骤。

a. 在一般规律研究中不要将背景因素和个体因素看成是误差来源,而是将它们作为有用的变量;个体特质研究法是帮助理解一般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的有用工具,它提供了个体方面的信息。

b. 在具体做法上,既考虑个体内的历时的稳定性和变化,又考虑个体间的一致性和差异;对环境的取样既考虑跨时间因素又考虑跨个体的因素;在技术选择上,既考虑个案研究的技术如ABAB 设计和多元基线设计,又考虑一般规律研究的技术。

(3)自然研究法

①行为样本记录法

a. 行为样本记录法的具体做法是:观察者在一天之中一直跟随被研究儿童并详细记录儿童一天中在不同场合中的所作所为以及每一种行为事件发生的背景特征。在整个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与儿童之间不能有任何语言和行为交流。

b.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它提供了用一种通俗语言对正在发生的行为所作的最好描述,它保留了行为的内容和行为背景的原始社会氛围。

②行为背景调查法

巴克等人认为,确定一个小镇的行为背景的三个基本步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