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原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保险基金

【答案】保险基金是指由专门的保险机构根据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通过向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的方式,建立的一种专门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受到约定的保险事件发生所致经济损失或满足被保险人给付要求的货币形态的后备金。保险基金的特征有:专用性、契约性、互助性、科学性和金融性。

保险基金是社会后备基金的一种特殊形态,从经济范畴的本质属性上考察,它与其他形式的后备基金在性质上是互异的。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合伙出资的共同体共同出资形成的,虽然在合伙人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 自保型的后备基金则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而保险基金则是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交换关系。可见,保险基金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2. 事故超赔分保

【答案】事故超赔分保,即事故超赔再保险,是指以一次巨灾事故所发生赔款的总和来计算自负责任额和再保险责任额的再保险方式。事故超赔再保险的责任计算,关键在于一次事故的划分。巨灾事故如台风、洪水和地震,以时间条款来规定多少时间作为一次事故,有的还有地区规定。

3. 集中型后备基金

【答案】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4. 海上保险

【答案】海上保险又称“水险”,是指以同海上运输有关的财产、利益或责任作为保险标的,按照双方同意的方式和程度,补偿由于海上风险造成的损失的一种保险。海上保险是现代保险业中最为古老的险种,它是现代保险的起源。海上保险萌芽于地中海沿岸的共同海损分摊制度和船舶抵押借款制度。现代形式的海上保险产生于意大利,但海上保险的发展却是在英国。目前我国海上保险种类包括:①货物运输保险; ②船舶保险; ③运费保险; ④保障赔偿责任保险,包括油污和其他保赔责任保险、保障和赔偿保险:⑤石油开发保险。

5. 资产负债表

【答案】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该表可在某一特定日期揭不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状态,因而又称财务状况表。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按照一定时期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日加以适当排列,按照一定的编报要求编制而成的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主要是揭示以下会计信息:保险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的总量; 保险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 保险企业所负担的债务; 股东在企业里所持有的权益; 保险企业将来的则务趋向。

6. 保险商品的价值

【答案】价值是保险商品的属性之一,保险商品的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说明:

(1)质的规定性——物化劳动。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人类同质的抽象劳动的凝结。保险商品的价值是物化于保险本身的劳动,即用来生产因危险损失引起的保险补偿过程中所必需消耗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保险商品的价值形成与一般商品不同。一般商品的价值形成,无论是有形商品,还是无形商品,都可划分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个部分,物化劳动是旧价值向新价值的转移,并以活劳动为前提。而保险商品的价值形成中并不存在活劳动部分(因保险之作为商品是非劳动产品商品),而且其物化劳动部分(指净费率)只是用于补偿损失,是危险消费(纯消费)所必需的部分。所以,可以把物化于保险本身的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危险消费所必需的劳动,它形成保险商品的价值实体。

(2)量的规定性——净保费率。保险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保险标的的平均损失率。保险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与一般商品不同。一般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价值规律在这里发生作用,而保险商品的价值量则决定于危险损失机率,即决定于损失机率所要求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价值量。所以,保险商品的价值量(净费率部分)决定不受价值规律支配,而是受危险发生的或然率支配。

7. 保险准备金

【答案】保费准备金也称未了责任准备金或未满期保费准备金,是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一部分。保险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签发保单后入账的保费称作入账保费。假定会计年度与日历年度一致,那么,在当年满期的保单其对应的入账保费称已赚保费,在当年未满期的保单其对应的入账保费则称未赚保费。未赚保费部分即为保费准备金。该项准备金一般由保险公司法规定提存比例。严格按照会计年度计算每张保单的未赚保费,无疑是相当准确的,但工作量太大。因此,一般多采用加权平均数法或比例法提存。

8. 风险分散

【答案】风险分散是指由多个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共同分担某一风险责任。保险人在承保了大

量的风险后,如果所承保的风险在某段期间或某个区域内过于集中,一旦发生较大的风险事故,可能导致保险企业偿付能力不足,从而损害被保险人利益,也威胁着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保险人除了对风险进行有选择的承保外,还要遵循风险分散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已承保的风险加以分散,以确保保险经营的稳定。保险人对风险的分散一般采用核保时的分散和承保后的分散两种手段。

二、简答题

9. 说明重复保险、共同保险和共保条款三者之间的异同?

【答案】(1)重复保险、共同保险、共保条款的含义

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危险事故分别向数个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当各保险人按相应的责任分摊损失时,被保险人所获得的赔款总额就与其实际损失相等。

共同保险是指要保人与两个以上保险人之间,就同一保险利益,对同一危险共同缔结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在实务中,数个保险人可能以某一保险公司的名义签发一张保险单,然后每一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损失比例分担责任。共同保险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第一,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同时与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签定一份保险合同。在发生赔偿责任时,其赔款按各保险公司承担的份额比例分保。第二,在不足额保险时,其小足额部分应视为被保险人自保,故这种形式的保险亦可称由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共保。当损失发生时,不足额部分由被保险人自负。

共保条款是指规定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而实际保险金额未达保险标的价值的一定比例时,保险人依实际保险金额与最低应该保金额的比例负债赔款责任的条款。

(2)重复保险、共同保险、共保条款的异同

从重复保险、共同保险、共保条款的含义可以看出,共同保险实际包含了重复保险和共保条款的内容,三者都是保险标的的损失由多人共同承担。但重复保险是不同的保险人之间按照比例承担损失,而共同保险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共同承担损失。

10.如何理解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案】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管理风险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避免、自留、预防、抑制和转嫁。保险转嫁是转嫁风险的方式之一,是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责任给予经济补偿。对于出现机会很少但损失金额巨大的风险,最适宜采用保险转嫁的方式。

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但它却比其他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优越的多,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点理答:

首先,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是用社会化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集中尽可能多的风险单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准确预测,将单个风险单位面临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总体上损失的相对确定性,从而实现风险损失的均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