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综合(含无机与分析化学)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综合(含无机与分析化学)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综合(含无机与分析化学)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10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综合(含无机与分析化学)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5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综合(含无机与分析化学)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0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综合(含无机与分析化学)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25
一、简答题
1. 若为沉淀第二组阳离子,在调节酸度时:
将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案】(1)用(2)用离子的分析。
(3)用HAc 代替HC1, 则由于它是弱酸,不可能调至所需要的酸度。
2. 气相色谱分析法中,影响分离度R 大小的因素是什么?R 值为多少时可认为分离效果好?
【答案】热力学性质,
其中
则反映了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影响
决定于固定相的等固定相的热力学
等色谱过程动力学的因素
代替HC1, 因为
使
是强的氧化剂会把组试剂
氧化成硫而沉淀。
代替HC1, 引入了
生成硫酸盐沉淀,将妨碍这些
性质的因素有柱温、固定相性质、容量比和载气及流速等;影响
主要是柱效、柱长、载气及流速等。R 值为1.5时可认为分离完全。
3. 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获两组分析结果,要判断此二人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如何进行?
A.Q 检验法 B.F 检验法 C.t 检验法 D.
检验法解
将此
与指定置信水平时的
列值
比较. 若
可认为两组
【答案】F 检验法 计算两组的s 及
分析的精密度在此置信水平时无显著性差异。
4.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需选择的主要分离操作条件有哪些?
【答案】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选择的依据是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和分离度的概念;需选择的主要分离操作条件有载气种类及其流速、柱温、固定液的性质及用量、担体的性质和粒度、进样时间和进样量以及气化温度等。
5. 下列情况引起什么误差?若为系统误差,如何减免或消除?
(1)天平砝码被腐蚀; (2)称量试样时吸收了水分;
(3)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4)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5)重量法测
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6)称量开始时天平零点未调; (7)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8)用NaOH 滴定HAc , 选酚酞为指示剂确定终点颜色时稍有出入; (9)配制标准溶液时,溶解基准物时溶液溉失; (10)高锰酸钾法测钙,过滤时沉淀穿滤。
【答案】(1)天平砝码被腐蚀,会因仪器不准确而产生系统误差,应更换同规格的完好按码。(2)试样吸收水分会产生正误差,属系统误差. 通常情况下应干燥后称量。
(3)同等情况下硼砂用量将会减小,造成负误差. 属系统误差. 应更换为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硼砂,并保存在60%的恒湿器中。
(4)试剂用量将会增加,产生系统正误差. 可通过空白试验或对试剂进行提纯来加以校正。 (5)由方法误差而引起系统负误差。需要对方法加以改进。
(6)产生系统误差. 分析天平应实验前、后校正,以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7)产生随机误差. 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8)对于指示剂的变色点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属于可正可负的随机误差。 (9)属于粗心大意产生的过失误差. 在实验中应严格避免。
(10)—般情况下过滤时穿滤是不可能发生的,一定是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误操作。属于过失误差。
6.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増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二、计算题
7. 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
(1)(2)(3)
(4)pH=4.06,换算成【答案】⑴
=?
(2)(3)
(4)
8. 称取含有剂,用浓度为
(两位有效数字)。
及惰性杂质的混合碱试样0.5000g ,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橙为指示HC1标准溶液确定至甲基橙变色时,消耗HC1标准溶液30.80mL ,
NaOH 标准溶液滴定, 至酚和
和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mol 则可得:
的质量分数各为多
将上述溶液煮拂,除尽C02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浓度为酞变色时,消耗NaOH 标准溶液20.08mL ,计算混合碱试样中少?
已知Na 2C03和Na 3P04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的
【答案】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设
和
列出方程得:
以酚酞为指示剂时,得到如下反应: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这样,就可以得到故
的质量分数为:
这样,就可以得到劼
的质量分数为:
9. 称取软锰矿0.3216g 、分析纯的反应完全后,用锰矿中
的质量分数
【答案】
这样,可得的物质的量和
共置于同一烧杯中,加入
溶液滴定剩余的
消耗
并加热,待
溶液11.26mL 。计算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