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在古代画史画论中,关于设色画或和设色画相关的称呼有许多。比如“重设色”、“重着色”、“石色”、“淡设色”、“浅着色”、“浅绛色”等,但对他们并没有做过明确的区分与界定。因此在绘画使用时是模糊的,凭感觉的,就连我们经常使用的“青绿”与“浅绛”也是如此。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在古代山水画设色实践中,也是如此。晋唐以前,山水画主要是以青绿重彩的形式出现。随着宋代以苏轼为首的文人画运动的发展与推进,文人墨 客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水墨为主的浅敷色或浅绛色山水画逐渐登上了画史舞台,成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浅绛设色最早脱胎于青绿、敷色而在水墨的基础上逐渐完成向小青绿设色、淡设色的一个转变,并在文人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形成了标新立异的具有时代标签的浅绛山水画。
文章通体从设色的角度,以黄公望的浅绛山水为核心,来谈浅绛色彩。显然,说浅绛就不能不提青绿,二者在使用时往往就没有明确的界定,总是相互借鉴各补所长。本文通过青绿山水与浅绛山水的转化关系,及历代论著和代表性作品来分析浅绛色彩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与启示。
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引言部分。本章从选题目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及选题的意义三个方面来概述。
第二章:黄公望浅绛设色与传统色彩观的联系。本章主要从“五彩施章”、“以色貌色”、“随类赋彩”三个传统色彩观所包含的浅绛因素和黄公望的浅绛色彩对比进行简述。
第三章:浅绛山水画色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青绿山水向水墨山水的转变、浅绛山水画的哲学基础及浅绛山水画的朔源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四章:黄公望浅绛设色的影响与意义。本章主要从黄公望浅绛山水画的历史贡献、黄公望浅绛设色对明清及近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来论述。
第五章:我在山水画学习中对浅绛设色的理解与认识。本章主要是我对自然的体会及创作实践中的认识与感想。
关键词:设色画,青绿,浅绛,水墨,浅绛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