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4教育经济学之教育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说明教育课程行政的含义。
【答案】课程行政是指教育行政对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定与管埋。课程行政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课程的决策者和决策方式,它对学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教育行政的重要内容。课程行政体制是教育行政体制的一部分,受国家政治体制的制约。根据国家对课程干预的程度,课程行政体制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课程行政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个方面:
(1)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重要的教育文件和不同层次与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或指令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所设学科、各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和课程说明等。
(2)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结构、授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法建议等,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木依据。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木文部分组成。
(3)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不同于教材,但却是教材的主体。国际上对基础教育教科书的行政管理制度一般分为国家制、审定制、选定制和自由制四种。
2. 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体制?
【答案】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问的职权划分等构成。以下是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
(1)集权制与分权制
①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在教育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突出代表是法国。
②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完全的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对其在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涉。实行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
③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与分权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但
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又极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b. 教育行政上的分权制最大的长处在于,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可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权力保留在地方,还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下级机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权力过于分散,会带来对教育事业在领导与管理上的政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以致造成教育发展上的盲目混乱、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2)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
①首长负责制是指由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和责任,由一人承担的制度。或者说,是由一个人负责从上级那里承担任务,向上级汇报工作并全权指挥下级和处理下级请示的问题的制度。
②合议制就指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由集体承担的制度。或者一说一个集团中凡重大事项需经集体协商,才能作出决定的制度。
③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首长负责制的优点在于,教育行政领导与管理的责任明确,职权集中,便于统一指挥,效率较高。其弊端是,教育行政职权集于一身,易出现独揽大权、滥用职权的现象。其教育行政效率又往往受制于首长个人的知识能力。
b. 教育行政上的委员会制的主要长处在于,在决策上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分工合作,集体承担,既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又可避免一人滥用职权。其缺点是决策人多,易出现议而难决的问题,使决策过程变长变慢,降低行政效率。
(3)完整制与分离制
①完整制是指凡同一层级的各机关或一个机关的各构成单位所受上级的指挥监督,完全集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单一的机关。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现状属于完整制。
②分离制是指凡同一层级的各机关或机关的各构成单位所受上级的指挥监督不集中于一位首长或机关。教育行政上的分离制是指教育行政脱离一般行政而独立,地方教育行政不受地方政府的直接指挥。
③教育行政上的完整制与分离制也各有利弊
教育行政上的完整制
优点:
a. 各级政府直接领导监督教育事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规划和统一发展,有利于协调教育与社会其他各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平衡,使教育能更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更主动地依靠教育。另外,教育直接归属各级政府领导监督,有利于教育经费的筹集。
弊端:
a. 使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政策措施缺乏独立性,难以适应地区的临时的、特殊的需要。 b. 易忽视教育自身规律,不利于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c. 易造成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政府机构的决策指示的依赖性,妨碍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积极性的发挥。
d. 与经济等相比较,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容易被忽视。
教育行政上的分离制
优点:
a. 便于教育满足地方的特殊需要,有利于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
b. 在政府首长不健全领导不力的情况下,不会严重影响教育行政的整体。
缺点:
a. 容易使教育行政自成系统,难与社会其他部门相协调相配合。
b. 伸她方政府难干纤筹安排教育事业的分展。
3. 传统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 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1)传统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很多,如韦伯、泰罗、古利克厄威克、穆尼和雷利等人。
(2)传统组织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①这种组织管理理论是和行为科学学派相对而言的,其中心思想和特征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组织理论。
②它把组织看成是个封闭系统,把组织管理的重点放在组织的内部,着重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利润。
③传统的组织理论重视工作和物,而忽视人; 重视基层操作,而忽视高层发展战略管理; 重视人的物质经济要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
④传统组织理论在加强组织内部的工作管理方面有一些原则和管理方法,诸如分工原则、专业化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行为的制度化原则和控制幅度原则等,以及要完成工作任务还要依靠权力、严格规章制度和依靠上层管理者的决策及个人作用。这种传统组织理论是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
4. 我国中小学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 在这一体制下,校长应如何处理好与哪几方面的关系?
【答案】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新机制。
(1)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主要有二种领导体制,即校务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前两种领导体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基本路线的确立,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中小学领导体制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主要是党和行政在学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