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66管理学综合之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评价

【答案】土地评价是指以数量形式对土地的构成因子(土壤、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的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定。土地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和调整土地收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土地评价按用地类型和评价对象,可分为耕地评价、林地评价、牧地评价和水面评价以及非农业用地评价; 按评价方法和手段,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按评价因素分为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

2. 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 ,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的缩写,它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各项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 系统包括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3. 土地发展权

【答案】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 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 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 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发展权。

4. 土地转让

【答案】土地转让是指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绘他人。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5. 迹地

【答案】迹地在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从广义来说,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都可以称为迹地。

6. 科斯定理

【答案】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者说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即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

二、简述题

7.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

【答案】(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主要有:

①保持土地利用有关数据的现势性,保证信息能不断得到更新;

②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③能够反映规划实施状况,为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反馈信息创造条件;

④对一些重点指标进行定时监控,设置预警界线,为政府制订有效政策与措施提供服务; ⑤及时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为土地监察提供目标和依据等。

8. 简述土地统计分析方法和作用。

【答案】常用土地统计分析方法有以下五种:

(1)平均分析法

平均分析就是在同质总体内,通过计算平均指标的办法,将各个个体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是平均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平均指标并不代表某一用地单位的具体水平,而是用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进行平均分析的前提是被研究对象必须是同质的,即总体所包括的各单位在性质上必须是同类的。总体单位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平均指标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又分为简单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两种。调和平均数是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为倒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两平中。

几何平均数是总体单位标志值的采积,以总体单位的个数为次数,开方求得,也有加权与不加权之分。

(2)对比分析法

要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之间的消长比例关系,必须应用对比分析法。在对比分析中,一般要先计算各种相对指标,后进行对比分析。

所谓相对指标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两两相互联系的指标的比率,用来表明其中固有的数量对比关系,如相对水平、普遍程度、比例关系、发展速度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可分别采用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来表示。相对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对比分析中应当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如内容、范围、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等是否可比。

(3)动态分析法

对土地利用的数量关系,可从它的历史方面研究其发展变化过程,揭示其固有的规律并预见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就是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包括以下三项内容:动态数列的编制、对动态数列的分析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规律性。

动态数列可以用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编制,相应地产生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

应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变动趋势等。常用动态分析指标有: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前两种用于发展水平的分析,后几种用于发展速度的分析。

①发展水平分析

发展水平又称发展量,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的指标数值,用以反映某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规模水平。平均发展水平是对不同时期(时点)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它又称作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②发展速度分析

发展速度。动态数列中两个时期发展水平的数值之比,用以说明报告期水平己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以基期水平为l )或百分之几(以基期水平为100)。

平均发展速度。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用以说明某一个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平均发展程度。

增长量。用以说明两个时期发展水平增减差额的指标,常用绝对数表示。

平均增长量。用以说明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量的指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