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当价格水平为1、1.5和2及名义货币供给为450美元时,实际货币供给为多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释为什么价格水平与实际货币供给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关系。

【答案】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除以价格水平。当名义货币供给为450美元时,价格水平为1时,实际货币供给为450美元; 价格水平为1.5时,实际货币供给为300美元; 价格水平为2时,实际货币供给为225美元。由于实际货币量测量的是一定数量的货币所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一定的名义货币水平下,价格水平上升时,这些货币所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下降。因此,实际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具有反向变动关系。

2. 简要说明凯恩斯利率理论的基本要点。

【答案】凯恩斯认为利息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的高低由货币的供求来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货币供求论以分析利率的决定因素。

其理论的基本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所决定。这与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储蓄、投资等实物因素决定利率的观点相反,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强调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

(2)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而利息就被定义为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中,由于未来的小确定性,人们对货币具有流动性偏好,即考虑持有财富的形式时,大多倾向于选择货币,其动机包括:①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以备日常之需,它与收入成正比; ②预防动机,人们为应付紧急需要而保有一部分货币,它一也与收入成正比; ③投机动机,人们持有货币以备将来投机获利,它是利率的减函数。

(3)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而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均衡点。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时,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增加,当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上升; 反之,当货币需求减少而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下降。

(4)提出流动性陷阱,即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愿意持有无限多的货币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故中央银行无法继续通过发行货币降低利率。如图所示。

图 凯恩斯利率论图

图中的货币供应曲线M 因由货币当局决定,故为一条直线; L 是货币需求曲线,两线相交点决定利率。但L 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表明M 线与L 线相交于平行部分时,货币流通陷入流动性陷阱。

总之,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论从货币的供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纠正了古典学派完全忽视货币因素的偏颇,然而它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投资、储蓄等实质因素完全不予考虑,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3. 如何认识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由中央银行组织的支付清算系统是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可以安全、高效地清偿债权债务关系,加速社会资金周转,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正确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其具体作用主要有:(1)支持跨行支付清算。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与所在地支付系统的城市处理中心连接,通过支付系统提供的开放的业务处理路径,实现跨行支付业务的快捷、安全、方便处理,并有利于实现其最终清算。(2)支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央银行负责支付清算系统,可以全面及时掌握支付信息,有利于正确地分析金融形势、制定货币政策。同时,支付系统又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例如,通过提供便利或设置障碍,支付系统可以加快或放慢货币流通的速度;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连接,使中央银行的债券买卖与金融机构的账户处理同步完成,实现资金的即时转账,可以有效地缩短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时滞。(3)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可以通过支付系统实时监控本机构及辖属各分支机构清算账户的变动情况,并灵活地进行头寸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系统还为商业银行提供紧急融资服务,提高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4)有利于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支付系统通常设置头寸预警功能,金融机构清算账户达到余额警界线时,系统自动报警,中央银行可对清算账户实施必要的控制。此外,系统还具有支付清算信息和异常支付监测等功能。

【答案】

4.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区别。

【答案】(1)所谓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的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 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两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这笔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 二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尚未用去的部分。前一部分属法定准备金,后一部分属超额准备金。

(2)所谓派生存款,它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将负债贷款转化的存款货币。这是商业银行货币的主要部分,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其掌握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掌握的部分基础货币)的限制,亦即支付能力或清偿能力的限制。因而,中央银行经常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松紧银根,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吞吐基础货币,改变货币乘数,调控商业银行创造的派生存款的增加。

(3)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

①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的基础,没有原始存款,就没有派生存款,但在我国的整个货币供应总量中,派生存款的数量要大大多于原始存款。

②原始存款的来源是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而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内部体系中产生的,他们的来源不同。

5. 与分业经营相比,混业经营有什么优势?

【答案】(1)按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范畴,金融业经营模式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在分业经营模式下,银行局限于传统银行业务,不能进行证券承销、自营、保险和信托业务,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也都只能限于自身传统业务,不得交叉渗透; 监管部门一般分别设立,对不同金融机构进行分业管理。而混业经营模式下,不同的金融企业业务可以交叉渗透,混业管理。

(2)近十多年来,伴随迅速发展着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一些长期实行分离型银行体制的国家开始逐步放松其对本国商业银行经营范围上的限制,出现了向综合性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案》,允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相互涉足对方的领域,从而彻底结束了分业经营,使混业经营成为整个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与分业经营相比,它的主要优势在于:①分业经营时,各金融机构限于自身传统业务,混业经营时各金融机构的业务包括存款、贷款、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等一切金融业务,范围要广泛得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强银行竞争地位; ②开展全面、多样化业务时,可以深入了解客户情况,降低信息获得的成本,并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传统业务的开展; ③分业经营时,业务比较集中,造成风险难以分散和对冲,混业经营可以调齐」业务盈亏,减少乃至避兔风险,有助于经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