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9

2018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6

2018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6

2018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4

一、名词解释

1. 再贴现率

【答案】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买进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时所用的贴现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解决商业银行短期资金不足。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再贴现利率的变化,影响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筹资的成本,从而改变货币供给。当经济过热时一般提高再贴现率,反之经济不振时降低再贴现率。其主要缺点是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被动性。

2. 货币失衡

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Ms )

,偏离货币需求(Ma )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其基本表现可以表示为:

【答案】

3. 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

【答案】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即金融票据,亦称“融通票据”、“空票”,是不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专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票据。它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后产生,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一方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出票人则于票据到期前把款项归还付款人,以备清偿。融通票据有商人签发商人承兑、商人签发银行承兑和银行签发银行承兑几种形式。此种票据不反映真实的物资周转,只为获取资金而签发; 拟获得资金融通的公司或商号,须事先向承兑公司申请承兑信用额度,在其额度内开立以承兑公司为付款人的融通票据。

4. 私募发行

是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 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

【答案】

5. 主动平衡与被动平衡(Initiative Equilibriumand Passive Equilibrium)

【答案】主动平衡是指通过自主性交易来实现收支相抵的国际收支平衡。这时经常项目、长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及短期私人资本流动项目收支相抵而无需通过官方储备等项目实现其平衡,即

无需调节性交易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只有通过自主性交易收支相抵而产生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动平衡代表了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被动平衡是指通过弥补自主性交易差额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调节性交易来实现的。例如,一国的进口商取得出口商或外国银行延期付款的权利,逆差国得到顺差国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的短期资金融通,或动用黄金、外汇储备等,仍可达到国际收支平衡。通过调节性交易维持的国际收支平衡不是真正的平衡,仅为形式上的平衡。

6. 货币乘数

【答案】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货币供给总量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的缘故。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当基础货币供应增加后,货币存量不是简单地以1二1的比例增加,由于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货币存量的增加量会以基础货币增量的若干倍数扩张。这种倍数关系用式子表达出来

。其中,M 为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H 为基础货币。

7. 财政支出

【答案】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通过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在全部财政分配中,财政支出,是国家为具体实现自己的职能提供财力保证的过程。财政支出的实质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消耗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地安排则政支出,可以较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部财政支出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国家同财政资金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由于财政支出效果具有多样性、外在性、难于计量性等特点,从而使财政支出效果的准确评价非常困难。目前人们使用的支出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一一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等。

8. 经常项目差额(Balanceof Current Account)

【答案】经常项目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的贷力一总额与借力一总额的净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就说明经常项目顺差; 如果这一差额为负,则是经常项目逆差; 如果这一净额为零,意味着经常项目平衡。贸易收支(货物交易)是经常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常项目的差额,甚至整个国际收支差额有重要影响。劳务收支(包括服务和收入交易)对经常项目也有一定的影响,有时对外贸易出现逆差,而劳务收支却有大量的顺差,可以用劳务收支顺差弥补贸易收支的逆差,从而减少经常项目逆差,甚至使整个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经常项目差额反映了一国对外资产负债的变动状况。若经常项目顺差,则表示本国向外国提供了商品、劳务或转移资产,本国在海外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若经常项目逆差,则说明本国运用了外国的商品、劳务等,本国在海外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正因为如此,经常项目差额非常重要,是衡量一国长期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

9. 货币外生性

【答案】货币外生性与货币供应决定于内生变量的观点相反,认为货币的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并非决定于经济运行的经济变量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是从经济之外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那么,货币当局就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过程。

二、简答题

10.试析金融监管理论依据的“金融风险论”。

【答案】金融风险论主要从关注金融风险的角度,论述了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必要性。

(1)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与一般企业不同,金融业高负债率的特点,决定了金融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以银行业为例,其资本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资产业务都要靠负债来支撑,并通过资产负债的匹配来达到盈利的日的。在其经营过程中,利率、汇率、负债(主要是存款)结构和规模、借款人偿债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使得银行业时刻面临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成为风险集聚的中心。而且,金融机构为获取更高收益而盲目扩张资产的冲动,更加剧了金融业的高风险和内在不稳定性。以银行为例,当社会公众对其失去信任而挤提存款时,银行就会发生支付危机甚至破产。

(2)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工具的存在,都是以信用为纽带; 社会各阶层以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通过债权债务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枢的金融体系,其中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不仅单个金融机构陷入某种危机,极易给整个金融体系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引发普遍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由于现代信用制度的发达,一国的金融危机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并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世界性的金融动荡。

(3)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信用货币制度的确立,在货币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但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对货币供给的约束作用也越来越弱; 货币供给超过实体经济需要而引发通货膨胀的过程一直对许多国家形成威胁。另一方面,存款货币机构的连锁倒闭又会使货币量急剧减少,引发通货紧缩,并将经济拖入萧条的境地。

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适当的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11.在处理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为什么有时候通过紧缩货币供给也达不到市场均衡的目的?

【答案】(1)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少总需求的规模以求得解决,似乎是更简捷的途径,事实上也是国内外常见的政策主张。然而,复杂的现实生活并小像抽象推理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