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

【答案】

2. 叙述在重量分析中一般使用的单元操作,指明每项操作的目的。

【答案】(1)向被测组分溶液中滴加适当的沉淀剂,目的使被测组分变成沉淀;(2)过滤的目的是把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洗潘的目的是洗去沉淀中的杂质;(4)烘干或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沉淀中的水分或其他试剂,得到称量形式;(5)称量的目的是获得称量形式的重量,以便进行计算。

3. 实验室有两台原子吸收仪。一台是旧仪器,另一台是性能较好的新仪器,如何判断两台仪器测量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答案】可以用F 检验法进行判断。用两台仪器多次测定同一试样,先求出两者的和标准偏差

,再计算

然后与F 表中的理论值进行比较,若F 值大于理论值则存在

显著性差异,否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 简述疏水柱色谱分离原理。

【答案】亲水性蛋白质(酶)表面均含有一定量的疏水性基团。尽管在水溶液中蛋白质(酶)具有将疏水性基团折叠在分子内部而表面显露极性和荷电基团的趋势,但总会有一些疏水性基团或极性基团的疏水部位暴露在蛋白质(酶)表面。这部分疏水基团可与亲水性固定相表面偶联的短链烷基、苯基等弱疏水基团发生疏水性相互作用,被固定相(疏水性吸附剂)所吸附。

5. 系统误差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答案】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的特点,主要由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引起.

6.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答案】酸碱指示剂是一类有机弱酸或弱碱,其共轭酸碱对具有不同的结构和颜色,当溶液的pH 改变时,结构发生变化,颜色也随之而改变。

二、计算题

7. 在pH=5.0的的浓度各为多少?

第 2 页,共 25 页

,游离的溶液中加入20.04mL0.020mol/LEDTA后

【答案】

根据

所以

8. 称取软猛矿0.1000g ,试样经碱熔后,得到时

歧化为

然后滤的质量分数。

25.80mL ,计算试样中

碱熔:

酸化:

滴定:

转化过程的数量关系为:

9. 用

标准溶液滴定

溶液,试计算:

,煮沸溶液以除去过氧化物,酸化溶液,此

1示准溶液滴定

用去

【答案】根据过程写出反应,

(1)滴定开始前溶液的pH 值?

(2)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应选用何种指示剂? (3)滴定至pH=7_0时的终点误差。

【答案】(1)此体系PBE 表达式为:

因此,

可以忽略,所以的

浓度表达式为:

第 3 页,共 25 页

解得:

(2)滴定至sp 时,产物为所以,可以求出

的浓度为:

所以,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为:

所以应该选品红作指示剂。

(3)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PH=7.0时的终点误差为:

10.对于下列反应

程度达到99.9%以上,问1gK 至少应为多少?如何?

【答案】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化学计量点时,

所以,至少为

11.用Q 检验法对下列数据(%):5.02,6.42,6.43,6.44,6.46,6.46,6.98进行取舍(P=95%)时发现,若先验最小值,后验最大值,两个都舍去,反之,则最小值舍去,最大值保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你如何证明哪一种是正确的?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已知

【答案】用T 检验法验证由7个数据,

(1)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舍去,剩下5个数据,

第 4 页,共 25 页

由得:

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

又至少应为多少?若

,情况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