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研究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次测验中,高分组在某项目上的正确率为90%, 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正确率为30%, 那么该项目的通过率是( )。
A.90%
B.30%
C.60%
D.50%
【答案】C
【解析】项目的通过率
公式计算得
2. 对一个测验来说,通常( ) 。
A. 只有一个常模团体
B. 有数个常模团体
C. 必须有一个以上的常模团体
D. 常模团体越多越好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一个测验通常有无数个常模团体。
3. 在概化理论中,与经典测量理论中真分数的概念最接近的是( )。
A. 全域分数
B. 概化系数
C. 可靠性指数
D. 信噪比
【答案】A
【解析】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克伦巴赫(Cronbach )等人提出了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简称GT 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该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该理论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的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去系统辩明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并用“全域分数”
G 系数”,(Universe Score)代替“真分数”(True Score)用“概括化系数,(Generalizability Coefficent)
代替了“信度”(Reliabilty )。
分别代表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代入
4. 智力年龄属于( ) 。
A. 发展常模
B. 标准分常模
C. 百分位常模
D. 离差智商
【答案】A
【解析】智力年龄属于发展常模,是将被试的智力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以与被试最接近的发展水平作为被试的智力发展水平。
5. 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_____,标准差定为_____。( )
A.100;13
B.100;15
C.100;14
D.100;16
【答案】B
【解析】韦克斯勒首次提出离差智商,并将其平均数定为100, 标准差定位15.
6. 大多数适合普通人群的测验如果要有较大的区分能力,一般应使题目的平均难度( )。
A. 越低越好
B. 约为0.27
C. 中等
D. 越高越好
【答案】C
【解析】研宄者在利用项目分析选择试题时,应使题目的难度分布广些、梯度大些,使整个测验的难度分布呈正态分布,且平均水平保持在0.50, 才能使测验具有较大的区分能力。
7. 凡是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标准分数,一般我们都称为( ) 。
A.Z 分数
B.T 分数
C. 标准九
D. 离差智商
【答案】B
【解析】T 分数的计算公式是T=50+10Z,
8. 如果测验分数与效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计算出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会( )。
A. 尚估相关的大小
B. 低估相关的大小
C. 正确估计相关
D. 无法估计相关
【答案】B
【解析】效标与测验分数之间的关系是否线性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的前题是假设两个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分布。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假设可以成立。如果测验分数与效标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会低估相关的大小。
9. 测验指导语一般由( )组成。
A. 如何选择反应形式
B. 如何记录这些反应
C. 时间限制
D. 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
【答案】ABCD
【解析】测验指导语包括:①如何选择反应形式;②如何记录这些反应;③时间限制;④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是否允许猜测等);⑤例题(当题目形式比较生疏时,给出附有正确答案的例题十分必要);⑥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10.下列情况中,被试最容易出现随机应答的是( )。
A. 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被评价
B. 希望自己在测验使用者眼里显得很不错
C. 希望自己看起来有精神疾病或者缺乏能力
C. 倾向于同意题目中描述的任何观点或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被试会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完成测验。但是当被试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透露真实情况时,就会随机选择。
二、名词解释
11.测验焦虑
【答案】测验焦虑是被试在应试前和测试中出现的一种紧张的情绪体验。测验的焦虑会影响被试的反应。一般说来,适当焦虑会使人维持一定的兴奋水平,注意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从而对测验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过高的焦虑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思维狭窄,反应速度减慢,因而会大大影响成绩。
12.复本信度
【答案】复本信度是根据一组被试在两个平行(等值)测验上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因为它反映的是两个测验之间的等值程度,因此又称为等值性系数。在用复本法估计信度时,两个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