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大学专业学位中心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金保护伞(golden parachutes )
【答案】金保护伞是指一种补偿协议,它规定在目标企业被收购的情况下,高层管理人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离开企业,都可以领到一笔巨额的安置费,这将增大收购企业的收购成本。这种补偿可被视作为促使管理层在考虑
接管投标时,能够较少关心其自身待遇、较多关心股东利益而支付的费用。当然,这也可能会诱使高层管理人员低价将企业出售,也可将这一补偿视为管理层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敛财的一种企图。
2. 现值(present value)
【答案】现值是指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的货币资金按照适当贴现率折算成的当前价值。它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内涵概念之一,与终值共同形成一种对立统一的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其实质内容为将来特定时间的本利和(即终值)所需的本金。计息标准决定实际的货币资金现值,如按复利标准计息的现值称为复利现值,按单利标准计息的现值称为单利现值,按年金计息的称为年金现值等。
3. 股利(dividends )
【答案】股利是股息、红利的合称,是指公司对股东直接或间接投入公司的资本的回报,是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按股票份额分配给股东的盈利的一部分。股利的主要发放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和建业股利。现金股利亦称派现,是股份公司以货币形式发放给股东的股利;股票股利也称为送红股,是指股份公司以增发本公司股票的方式来代替现金向股东派息,通常是按股票的比例分发给股东。股东得到的股票股利,实际上是向公司增加投资;新建或正在扩展中的公司,往往会借助于分派股票股利而少发现金股利。财产股利是股份公司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的形式向股东发放的股利。建业股利是以公司筹集到的资金作为投资盈利分发给股东的股利,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那些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缓慢、风险大的公司。
4. 间接标价法
【答案】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或“数量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1或100、100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它是与直接标价法相对应的汇率标价方法。在此标价法之下,汇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单位本国货币的价格。汇率
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换取的外国货币越多,表明本国货币的币值越高、外国货币的币值越低。
5. 信息内涵效应(information-content effect)
【答案】信息内涵效应是指股利政策的宣告导致股价随之变化的现象。信息内涵效应是根据信号传播论提出的概念,主要内容是:公司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占有更多的有关企业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当管理者预计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业绩有大幅度增长时,就会通过增加股利的方式将这一信息及时告诉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相反,如果预计到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太好,未来盈利将呈持续性不理想时,那么他们往往维持甚至降低现有股利水平,这等于向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发出了利差信号。因此,股利能够传递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股利对股票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当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上升时,公司的股价会上升;当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下降时,公司的股价会下降。
信息内涵效应将会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并提供给投资者一种廉价可靠的信息资源。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由于股市制度设计的偏离、公司支付机制的随意性及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偏离等原因而不能有效地发挥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效应。
6. 决策树
【答案】决策树是指将概率论有逻辑地应用于决策选择中的一种图解方法,是在存在风险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在具体应用时,要将实现某一目标的各种方案,实现每一方案可能发生的各种状态,以及出现每种状态的概率及产生的后果,按树枝、树干的关系绘制成图形,通过简单的计算和分析,淘汰经济效益差的方案,保留经济效益好的方案,直至选出最优方案。
作为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决策工具,决策树分析简洁、形象,不仅能显示不同投资项目或不同自然状态的结果,而且还能显示整个决策过程;既考虑了投资风险,又兼顾了未来现金流的时间特性;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时,思路比较清晰。因此,决策树分析在经营管理、投资决策、规模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7. 回购协议
【答案】回购协议也称再购回协议,指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种证券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 该证券的交易协议。根据该协议所进行的交易称回购交易。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调节全社会流动性的手段之一。 当中央银行购入商业银行或证券经纪商持有的证券时,全社会的流动性便增加了;反之,当商业银行或证券经纪 商再购回该证券时,全社会的流动性将恢复到其原先水平。中央银行证券回购交易的期限一般较短,通常在15天内。因此,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对全社会的流动性进行短期调节的手段。回购交易也可能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 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非金融机构之间。这时的回购交易是各经济单位之间融通资金的手段之一。回购 协议所涉及的证券主要是国债,尤以短期国库券为主。
8. 短缺成本(shortage costs)
【答案】短缺成本是指随流动资产投资水平上升而下降的成本。短缺成本有两种:
(1)交易或订购成本。交易成本是将资产转化成现金的成本,如佣金,而订购成本是订购存货的成本,如生产准备成本;
(2)与安全库存有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失去销售、丧失客户等商誉的成本以及中断生产计划的成本。
9. 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
【答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是汇率决定理论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对之进行系统阐述是由瑞典学者卡塞尔于1922年完成的。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购买力,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及其变动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看来,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所以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为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即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
同为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分析角度不同。购买力平价理论从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价格的性质着手研究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它主要由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商品市场间存在的联系来分析汇率与价格水平间的联系。利率平价理论则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一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理论关系上,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互相补充。购买力平价侧重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一国发行的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进而决定两国的汇率水平;与之相比,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内的分析,在短期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数量决定利率(资金价格)的波动,进而国际资金的流动又使利率间的差异影响汇率。
10.枉杆租赁(leveraged lease)
【答案】杠杆租赁是指出租人一般只出资租赁物全部金额的一部分(一般不低于
)就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