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比较文学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中国作家对俄国文学的接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原因。

【答案】(1)中国作家对俄国文学接受的相同点

①中国作家大都把眼光投向俄国,从俄国作家那里寻求写作的灵感和方法。因为当时中国新文学刚刚诞生,中国第一代新文学作家正在进行对文学艺术的努力探索。

②19世纪俄国文坛进入鼎盛期,人才辈出、著作如林,出现大批享誉世界的优秀作家和多样化的优秀作品。果戈理式的犀利、屠格涅夫式的抒情、冈察洛夫式的凝重、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深邃、托尔斯泰式的恢弘和契诃夫式的含蓄等,无不显示出俄罗斯文学撼人的艺术魅力。苦苦寻找新文学出路的中国作家自然将目光投向邻国鼎盛的文坛。

(2)中国作家对俄国文学接受的不同点

①中国作家们学习的对象互不相同

鲁迅接受了不少俄国作家的艺术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果戈理、契诃夫和安德列耶夫。鲁迅还写了与果戈理作品同名的小说一一《狂人日记》。巴金早期却不能接受契诃夫,他接受的是屠格涅夫的影响。茅盾的小说写作则更近于托尔斯泰,等等。

②中国作家们即使对同一个俄国作家感兴趣,其接受影响的角度和深度往往不同

如郁达夫、巴金、沈从文、艾芜等作家都对屠格涅夫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但是郁达夫主要是在感情上与其相呼应,并在塑造“零余者”形象时接近屠格涅夫; 而沈从文更多的是从《猎人笔记》中获取艺术灵感,写出优美的《湘行散记》。

2. 中国古典诗歌在哪些方面对美国新诗运动产生了影响?

【答案】(1)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诗的异质因素使美国现代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现代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症候,从而构建出了一种既反浪漫主义又反象征主义的现代诗学,促进了美国诗歌的现代化。

(2)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诗歌形式和诗学思想两方面

①在诗歌形式方面

新诗运动为美国现代诗歌全面确立了自由诗的地位并引发了以意象并置为特色的句法结构革命。新诗运动普遍采用非格律形式来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使得自由诗这种诗歌体裁开始被美国现代诗人们广泛认可,从而使自由诗成为美国现代诗歌形式的一大特征。

②在诗学思想方面

a. 产生了反象征主义的现代美国诗学。美国学者发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与西方象征主义的象征完全不同。象征主义的象征仍然是一种符号,它将思想概念化、条块化、模式化,斩断了人、语言、事物、意义之间活泼的交融关系;

b.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却是最高意义的还原和敞亮,是意义与物象自然涌动、圆融和谐的一种高的审美境界。相较之下,西方象征文学存在很大弊端。因此,美国学者主张通过中国诗学思想来“返回事物”本身,并借鉴中国古典美学建构反象征主义的现代美国诗学。

3. 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有哪些流派和特征?

【答案】(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

①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②以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③以法国哲学家阿尔都为首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④英国的威廉斯、伊格尔顿和美国的杰姆逊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导人哈贝马斯等人是20世纪最后20年乃至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性

从比较的视域观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并不完全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更多的是表示这一思潮有别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前苏联模式的“东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特征。“西马”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它将批判的中心从政治经济和国家政党方面转移到哲学、文化和艺术方面。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特征

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的一些传统,始终关注艺术、审美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坚持对艺术和审美做社会历史的评价和分析,也始终坚持结合美学批判与社会批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毫不妥协的批判,坚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最高理想。

4. 从比较文学接受的视角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其他文学思潮的接受及过滤。

【答案】(1)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存在差别

从总体上看,山于受到独特的传统文化、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并没有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那样形成系统的理论或者严格意义上的流派,也没有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那样取代过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地位而以主流形态占据文坛盟主的位置,并掀起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波澜壮阔的运动。

(2)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接受和过滤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在经历了30多年的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接受影响历程之后,中国现代文学不仅实现丁在文学观念与文学母题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的革命和转型,从而使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现代化的文学思潮成功地进行了汇合;

(3)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改造,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性的内涵和外延,开启了一条开放性与内生性相融合的、无限敞开的现代性意义生长之路。从比较视域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之比较研究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5. 简要论述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及其历史价值。

【答案】(1)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

①“新诗格律化”的提出

“新诗格律化”是闻一多首先提出,是在新月派关于新诗“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月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并不是简单地保留旧格律、古风格,而是借鉴西洋与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所进行的新的创造。

②新诗格律化的重要内容

a. 情感的节制。新月诗人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主张“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新月派的矛头指向是他们所谓的“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也即诗歌中情感的过分泛滥,以及不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b. 本质的淳正。徐志摩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要求新诗回到诗本身,他们认为只有“言志”的内容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

c. 格律的严谨。闻一多认为,新诗固然要彻底冲决旧诗格律的束缚,但同时还应该创建新的格律,认为“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d. “三美”理论。为了创造“中国式”的新诗,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第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中不断重复“飞扬,飞扬,飞扬”一句,重复的运用,读来乐感明快、朗朗上口,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了轻松愉快的情调。

第二,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如闻一多的《死水》,整首诗分四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着实体现出“建筑美”的特色。

第三,绘画美。指诗歌要多采用华丽的辞藻,借鉴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徐志摩《冉别康桥》中写到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清若、斑斓的星辉等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

(2)“新诗格律化”诗歌理论的历史价值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为什么说译介学应是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答案】译介学的理论属性因时代、理论层面或视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当代译介学研究的特点是以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强调理论渗透、注重跨学科整合以及宏观的文化整合阐释。其特点呼应了当代学术主流,主要从方法论入手,强调科学范式的学科整合能力、宏阔的理论视野和深邃的理论背景。

(2)译介学本身也具有工具性,因为它可以为多元文学世界提供文本平台。

(3)从本体论的另一个角度看,译介学本身亦具本体性,因为由于译者的介入,翻译本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