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航空机载企业正在努力全面提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打造自主研发与生产一体化组织已经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它给我国航空机载企业在应用与发展新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其研发组织的管理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航空机载企业具有组织结构复杂、生产规模小、运行状态不稳定、新技术应用成熟度不高、技术研发与生产交叉、项目管理水平不高及系统化的研发能力弱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该类企业的研发组织,在管理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面对多项目同时进行时出现了研发行为标准化程度较低、研发效率不高及研发组织有效性走低的现象。可以说,我国航空企业多年来所沿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直线职能制模式与当前我国航空机载企业面临的战略转变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开始凸显,并直接指向了其研发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因此,寻求符合当前我国航空机载企业研发组织发展实际需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构建符合复杂系统发展规律的机载企业研发组织结构,以此来提高研发人员工作效率和研发的有效性,是解决当前矛盾的主要途径。
本文以组织复杂性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从我国航空机载企业研发组织的管理现状出发,梳理影响我国航空机载企业研发组织管理效率的组织结构因素,在此基础上以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为指导,对典型航空机载企业的研发组织进行三维组织结构设计。同时,运用并改造已有研究中提出的相应评估方法,以所设计的“方案与管理运行模式”在典型企业的应用实际情况,从组织复杂性、组织协同性以及研发效率三个角度对所提出的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与评估。
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分析当前航空工业发展的背景以及我国航空机载企业的研发组织的战略转变和管理实践情况,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案。
第二章、从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组织复杂性理论、熵理论以及系统工程方法论等重要理论进行研究与梳理,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就我国航空机载企业研发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现状和趋势等问题展开分析,突出影响航空机载企业研发组织管理效率提高的历史、行业以及内外部环境等因素。
第四章与第五章、以典型机载企业研发组织为案例,依据已有研究中的相关评估方法,对2009、2013年该组织的复杂性演变情况以及2013年组织协同性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该类研发组织的复杂性及协同性的现状和历史变化。为后续展开组织结构设计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组织结构变革实施后组织的复杂性与协同性变化情况奠定基础。
研发效率是检验研发组织有效性的根本。本文第六章从二元容介态理论出发,提出了研发人员工作行为的二元容介态构成与相关定义;为实现基于研发行为构成的研发效率评估,本文对已有时间熵模型进行了重新描述和界定,抽取典型企业的PLM相关记录数据对其进行了基于研发行为的研发效率评估,为后续对比组织结构变革后其研发效率变化情况奠定基础。
第七章、在系统梳理、综合界定和细分影响航空机载企业研发组织管理效率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以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为指导,构建基于时间维、学科维以及系统维的三维组织结构设计模式,并对不同维度涉及的要素进行了基于霍尔矩阵的交互分析;从系统维对当前机载研发组织的重要性出发,以典型机载企业研发组织为例,对典型企业进行三维组织结构设计并提出方案和相应的管理运行模式。
第八章中,从“三维组织结构设计方案及管理运行模式”在典型企业实施的情况出发,全面展开基于组织复杂性、组织协同性以及研发效率的试后评估,以揭示变革后典型研发组织有效性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三维组织结构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论文最后对全文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