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801生物化学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脂肪动员(fatty mobilization)

【答案】脂肪动员是指脂库中的储存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脂酸和甘油,以供其他组织利用的过程。

2. 编辑

【答案】 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编辑是指在基因转录产生的

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

这种现象称为编辑。

3. 高血氨症(hyperammonemia )。

【答案】高血氨症是指尿素循环中有关的任何一种酶活性完全或者部分缺乏,都会导致其底物在体内过度积累,造成血氨浓度明显升高的一种症状。

4. (年)内含子

【答案】内含子

列。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

5.

【答案】是指在转录后的加工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外显子的中的区域。 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一般定为0.18mol/L阳离子浓度,400核苷酸长的片段)测得的复性率达0.5时的Cot 值

6. 维生素

【答案】维生素是机体所需要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因而需要从膳食中获取,维生素通过衍生为辅酶和激素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7. 胰岛素。

【答案】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腺的胰岛乙细胞分泌。它由A 、B 两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并含有3个二硫键。胰岛素有十分广泛的调节细胞代谢的生物功能。主要作用部位在肌肉、肝脏和脂肪等组织。胰岛素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储存,刺激蛋白质、脂肪以及核酸的合成。它还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人的胰腺每日可产生1〜2mg 胰岛素,进食后其分泌量增加。体内缺少胰岛素会引起代谢障碍,特别是使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葡萄

糖,造成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过多的糖随尿排出;糖尿病即因此得名。

8. 酶的辅助因子。

【答案】酶的辅助因子构成全酶的一个组分,主要包括金属离子及水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在酶促反应中运输转移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的作用。

二、填空题

9. 在光合碳循环中,每固定

【答案】12分子;18分子

10.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_____,也叫_____途径。实际上葡萄糖有氧分解的前十步反应也与之相同。

【答案】糖酵解;

11.人工合肽时常用的活化羧基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保护羧基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答案】叠氮法;活化酯法;酸酐法;盐化;酯化

12.-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13.辅酶中含有腺苷酸成分除【答案】FAD ;

表示。 硫辛酸 和外,还有_____和_____。 形成葡萄糖,需消耗_____和_____ATP。 14.酶促反应活性测定是_____反应速率,其活力单位用

【答案】一级;U

15.—分子游离的葡萄糖参人到糖原中,然后在肝脏中重新转变为游离的葡萄糖,这一过程需要消耗_____分子ATP 。

【答案】2

16.三碳糖、六碳糖和九碳糖之间可以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_____; 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是_____。

【答案】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

17.皮质激素按生理功能分为_____和_____,前者包括皮质酮、可的松,后者包括醛甾酮、脱氧皮质酮。

【答案】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

18.DNA 双螺旋沿轴向每_____nm旋转一整圈,每圈螺旋共有_____对碱基对。

【答案】3.4; 10

三、单选题

19.体内转运氨的形式有( )

A. 丙氨酸

B. 谷氨酰胺

C. 谷氨酸

D. 谷氨酰胺和丙氨酸

E. 以上都是

【答案】D

20.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 )

A. 从理论上说,在时可以达到永恒的运动

B. 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保守和交换的

C. 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能自发地从最低能级到最高能级

D. 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具有自发地使熵増加的趋向

E. 任何系统都自发地使自由能降低

【答案】D

【解析】热力学第二定律涉及的是熵的概念,而不是自由能。熵是衡量一个系统中紊乱程度的物理量。在封闭系统中,任何过程都具有自发地使熵増加的趋向。系统的熵也可以减少,如生长发育中的具有高度结构的生物体的熵也可以减少,条件是如果周围的熵増加很多,使系统和它周围环境的熵的总和为正值。

21.下述有关糖原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糖原合成过程中有焦磷酸生成 B. 6-葡萄糖苷酶催化形成分支

C. 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UDPG

D. 从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要消耗高能磷酸键

【答案】B

22.激素对靶组织的专一性效应主要取决于( )。

A. 受体的有无

B. 受体的活化

C. 受体量的多少

D. 受体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