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理论新编强化班模拟试题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含义论
【答案】含义论是从社会学角度对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提出的理论之一。含义论把行为当作内心理解的产物, 也就是说, 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件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客观世界真实; 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而呈现的世界真实; 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受众的行为是从其内心对世界的理解出发的。而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 另一方面则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不少研究者认为, 在现代社会中,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人员集体确定对社会现实的解释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即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这四个方面发挥了主导效应。
2. 编码与解码
【答案】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 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解码位于受传者一端, 是指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编码与解码的连通过程实质上就是简单的传播过程, 两者都“是把自己头脑里存在的‘抽象的’、有广义的思考内容的原本, 在对方头脑里也制造一份副本的行为。”
3. 《万国公报》
【答案】《万国公报》是指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 由林乐知创办、主编, 主要撰稿人有李提摩太等。1874年9月5日, 该报自第301期起改为此名, 仍为周刊。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 内容也变得宗教宣传淡化, 时事色彩强烈, 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 此外还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
4. 新闻要素
【答案】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
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Y(原因), 都以W 开头, 所以, 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 。
5. 新闻政策
【答案】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它是政党或政府管理新闻事业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法。从广义上讲, 它包括新闻事业的管理政策、新闻报道政策、新闻队伍建设方针等。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是指新闻报道政策, 包括新闻采写原则、编辑力一针和宣传纪律等。
6. 政治性报纸
【答案】政治性报纸是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 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来主持, 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报纸新闻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 并且非常重视言论, 如中国的《人民日报》、日本的《赤旗报》、意大利的《团结报》等。
二、简答题
7. 受众有哪些心理需求, 掌握这些心理需求对搞好新闻上作有何意义?
【答案】受众调查和受众研究需要有方法论依据, 也需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依据。一般说来, 以下几种受众心理在新闻传播中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1)求知心理
求知心理是指受众希望从新闻传播中得到最新新闻信息和各种新知识的心理。求知心理是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要求。在许多受众调查中, “了解国内外时事”、“开阔眼界丰富见闻”等选项的比例都较高。“求知”既包括求得获悉各种新闻信息, 也包括求得掌握各种知识信息。受众希望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最新时事信息, 以满足其知情需要, 这应当是最起码的要求。
除此之外, 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和科技的繁荣进步, 人们对各种新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群众需要了解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成就, 了解各种人类知识的新发展、新变化, 希望用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成果充实自己, 以便更好地适应劳动生产和工作学习的需要, 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娱乐。人们从各种知识中可以获得精神的享受, 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 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 开阔自己的眼界,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使自己成为能够推动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积极而有作为的一员。媒体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的各种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每天出版的报刊、每天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随时将各种新科技、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给受众, 使他们从中获得教益。
(2)求益心理
求益心理是指受众希望从新闻传播中得到某些对自己有利、有益和有用的新闻信息的心理。受众之所以需要新闻, 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了解新闻信息, 满足自己的知情需要, 但从根本上看还是希望从新闻信息中获得益处, 希望所获得的新闻信息能够给自己的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