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理论新编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教育理念

【答案】新闻教育的理念就是确定新闻教育的培养日标和教育方式, 解决培养子l 一么样的新闻人才, 以适应新闻事业发展需要的问题。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是确定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 它是涉及学校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产品”的问题。

2. 受众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是指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 解决向谁传播、为谁服务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受众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是宽窄适度, 范围适中。媒介清晰、准确的受众定位是有着认真、细致的筹划、设计过程, 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3. 新闻过滤

【答案】新闻过滤是指新闻工作者(主要是无产阶级的)对新闻信息的事实进行分辨、过滤, 其具有两层基本含义:①记者对自己所掌握的事实材料的主观选择; ②凡是经过中转环节不是记者直接掌握的第一手事实新闻材料的选择。

4. “图式”

【答案】“图式”是指主体从事某种认识活动时, 面对认识对象的“先存心灵状态”, 或既有的“大脑主观状态”。图式概念反映的实质现象是, 人们在从事任何认识活动之前, 在面对任何认识对象时, 其大脑都是“有准备的头脑”, 而不是“白板”一块。12. 大众化报纸答:大众化报纸是19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遍确立而出现的商业性报纸, 它以平民为读者对象, 价值低廉, 新闻简短, 文字通俗, 销售方便, 因此又被称为廉价报纸、“一分钱报纸”、“便士报”。

5. 泛新闻化

【答案】现在报纸越来越厚, 广电的频道也成倍地增加, 新闻似乎也增加, 诸如生活类“新闻”, 怎

样做饭, 怎样炒菜, 如何保健等等, 严格而言, 这些东西不是新闻, 当然也谈不上“新闻价值”。传媒的利益驱动, 造成泛新闻化现象, 出现一些很少新闻价值的版面。

6. 《纽约时报》

【答案】《纽约时报》是一份以政界、企业界、知识界人士为读者对象的高级报纸。于1851年由雷蒙德与两位同仁创办, 初名为《纽约每日时报》。该报对开四页, 较为庄重, 主张客观报道, 国际新闻丰富, 风格与《泰晤士报》类似。1896年奥克斯接手后将其发扬光大, 首先确立了庄重严肃的新闻风格, 报道重点是政府新闻、时事评论和金融地产交易; 任用优秀主编范安达, 首家报道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 以“客观、超党派”的态度报道国内外重人新闻, 如70年代“五角大楼事件”。1994年起进军有线电视业, 购买了“爆玉米花频道’夕, 目前拥有电视网的五个小型附属台, 向着媒介集团的方向发展。3. 伯明翰学派答:伯明翰学派是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 )为核心的文化研究学派, 代表人物有斯图亚特·霍尔、大卫·莫利、洪美恩、约翰·费斯克等。它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的研究方法, 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了大众文化, 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 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 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 受众可能会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行为。伯明翰学派是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

二、简答题

7.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为主体发展起来的, 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 经历了一个从单一政党管理到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 从单一政策管理到以法律法规管理为主, 从单一管理方式到多种管理方式并用的转变过程, 不断朝着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1)从单一政党管理转向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

①在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基本上是由党组织来管理的, 具体管理部门为党报工作委员会或宣传部。

②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成立新闻总署, 作为政府行政机构行使对全国新闻事业的领导和管理职能。新闻总署成立后, 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指示实施对全国新闻事业的管理。1952年2月, 新闻总署撤销, 我国新闻事业恢复原先由党组织直接领导和管理新闻机构的体制。直到1987年1月新闻出版署成立, 我国才又重新恢复了由政府行政部门主管新闻事业的体制。

③目前作为国家新闻出版业行政主管机关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行使的主要管理职能是对新闻出版事业的宏观管理。其管理范围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等出版物。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新闻、出版等方面的行政法规, 对全国新闻、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进行管理等等。

④我国新闻工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新闻报道业务上的指导由中共中央及其宣传主管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