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理论新编强化班模拟试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图式”

【答案】“图式”是指主体从事某种认识活动时, 面对认识对象的“先存心灵状态”, 或既有的“大脑主观状态”。图式概念反映的实质现象是, 人们在从事任何认识活动之前, 在面对任何认识对象时, 其大脑都是“有准备的头脑”, 而不是“白板”一块。12. 大众化报纸答:大众化报纸是19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遍确立而出现的商业性报纸, 它以平民为读者对象, 价值低廉, 新闻简短, 文字通俗, 销售方便, 因此又被称为廉价报纸、“一分钱报纸”、“便士报”。

2. 新闻体制

【答案】新闻体制即新闻传播体制, 又称媒介制度, 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新闻体制的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新闻体制的实质就是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 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间题、新闻业的组织结构间题、人事制度问题等, 在这些具体的体制内容中, 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新闻体制的核心, 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基本上包括:①私营媒介一一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股份制), 以美国最具代表性; ②公营媒介一一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广播联盟为代表; ③国营媒介一一除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介都属国营外, 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一批国营的新闻媒介, 其中以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电视一台、二台、三台, 以及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最具代表性。

3. 选择性理论

【答案】选择性理论是大众传播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 是指受众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 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选择性理论的存在说明, 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并不完全被动, 而具有某种能动性, 大众传媒并没有随』L , 所欲地支配和左右受众的力量。

4. 知情权与隐私权

【答案】知情权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 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 是保障权利人对其他的信息空间进行介入; 而隐私权则防止他人侵入自己的私人领域, 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包括媒介在内的公民知情权并不是无限的, 在涉及国家安全、国防机密、公民隐私等方面, 各国都有较翔实的法律限定。从总的趋势看, 知情权在社会公共领域内的范围和强度都呈扩大和加强之势。它也成为当今媒介受众权利中最重要的一环。

5. 传播效果

【答案】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它具有双重含义:①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说服性传播是指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 这里的传播效果, 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②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6. 新闻书

【答案】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 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 用铅字印刷, 可以大量地发行。据现有资料, 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发行。新闻书在市场上设摊公开发售。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 兼有商业行情。出版者多为印刷商, 以印刷其他书本为主, 附带出版自己编写的新闻书。

二、简答题

7.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答案】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编码、释码和译码一一信息采制、传送和接收

①在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 编码、释码和译码这些环节始终贯穿其中。首先由传播者对采集到的事实信息进行符号的编码、释码和传送, 然后再由接受者对收到的符号化的新闻事实信息进行译码、释码和接收。在反馈信息回传的过程中, 这种程序颠倒了过来, 接受者成了事实信息编码、释码和传送者, 而传播者则成了事实信息的译码、释码和接收者。

②在这里, 传播者对采集到的事实信息进行符号编码、释码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将采集到的事实信息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加工、制作成具有特定意义的、可供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产品的过程。而接受者对收到的符号化的新闻事实信息进行译码、释码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对所收到的新闻事实信息, 按照规范化的符号的意义和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接受传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