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语文教材有哪些主要类型?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请根据当地所使用的一套语文教材作出简要评析。

【答案】(1)语文教材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语文教材按照编排类型,有综合型和分科型之分。

①综合型

综合型语文教材是我国的传统类型,它是将阅读、写作、语文知识等内容综合编在一起,将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学系统等合编在一起。

②分科(分编)型

分科(分编)型语文教材是按照语文内容的不同种类和训练体系而分编成自成体系的多种并行教材。在我国语文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分科语文教材有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科教材,1982年的重点中学的阅读、写作分编教材等,其余的很长时间内,都是使用综合型语文教材。

(2)对小学语文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教材的评析

该教材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的特点包括: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必学课文共34篇,要求背诵的有11篇。“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教材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风吹》一课,可以在教学第一组“多彩的春天”时引导学生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本册教材除体现了整合的思想外,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 什么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中实施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指语文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语文学科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语文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2)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①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所学校可能房子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高,学生也不会来。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

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要你改,教师自身没有觉得他要改。这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可以这么做的,也必须是这么做的。当教师的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就认识到现行的教育方法的弊端,要改掉它。这时候,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

③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

一个学校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有没有向上的力量,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力量从什么地方来呢? 从教师的发展来,人会产生惰性,如果教师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到最后就会懈怠,就会丧失教学兴趣。而学校凝聚力的提高,让人觉得有朝气,使学生、教师不断地有新的目标,不断地有新的成绩,不断地有新鲜感,不断有成就感,不断地有向上的动力。这里所说的发展是一种事业感、成就感,在教育岗位上的职业发展。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

④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应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论述题

3. 简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结构,它的主要意义何在?

【答案】(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具体包括:

①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②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

③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力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2)新课程结构的意义

①高中新课程中学习领域设置的意义

a. 学习领域的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有利十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更合理地确定科目设置,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

b.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c.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②高中新课程中科目设置的意义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大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和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这是在学习领域的观照下对原有高中课程设置中领域性缺失的一种弥补,从课程结构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高中新课程中模块设置的意义

a. 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 b. 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c. 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4. 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试述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

【答案】(1)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编制及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直接性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课程资源这一概念的认识也在小断发展完善,打破了语文课程资源即语文教科书或教学设备的狭隘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得以极大的拓展与丰富。

(2)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

①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这是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划分的。

a. 素材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指能够直接成为语文课程及教学活动的素材甚至内容的那部分资源,如语文知识、技能、经验语文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b. 条件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指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活动的范围和水平的那部分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地点、媒介、设备和环境等。

②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这是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所作的划分。

a. 校内课程资源

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即校内课程资源,如校园内的图书馆、教学设备、板报、校园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