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山区旅游开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贫困山区 的旅游开发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贫困山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口素质低下, 交通闭塞,经济水平、技术条件落后,然而自然生态与人文习俗保存较好,是我 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政府非常重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早已提出“旅游扶 贫”口号,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引导。然而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水平低 下,发展旅游的限制性因素很多,难以打开销路、扩大市场规模,旅游开发可谓 步履维艰。而且,贫困山区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贫困山区技术水平和经 济基础的相对落后,以及急于摆脱贫困的心态,使一些地区出现急功近利、涸泽 而渔的现象;同时由于关注眼前经济效益,只重丌发不重保护,只重利用不重投 入,盲目提高客流量,扩大旅游规模而忽视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持 续利用,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难以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 展。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对贫困型山地旅游区的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 可持续开发对策。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界定本文所涉及到的三个概念,即贫困型山地旅游区、旅游 开发和旅游扶贫、旅游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本文的展开作概念和理论基础的铺挚。 第二部分:首先分析贫困山区旅游丌发的优劣势和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然 后探讨了旅游开发对贫困山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目前贫困山区旅游丌发 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关于贫困山区旅游开发的思路:(1) 统一认识,培育旅游产业的竞争力;(2)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实施保护性丌 发;(3)消除信息闭塞,加大资源宣传力度;(4)多元化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办旅 游;(5)加强以交通为核心的旅游设施建设;(6)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 加强游客教育;(7)加强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8)加快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创 新用人机制;(9)积极开发旅游购物商品;(10)完善旅游法规制度,加强法制保障; (11)贯彻实施“旅游扶贫”工程。 第三部分:在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湖南城步南山为例,对 贫困型山地旅游区的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阐述 了南山旅游开发的背景,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交通 条件、旅游设施及服务状况、旅游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对南山旅游开 发进行SWOT分析,并进行恰当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形象定位。在此基础上最 后提出了南山旅游可持续开发对策和总体思路。 第四部分:根据上述各项研究的成果,作者提出了贫困型山地旅游区可持续 旅游开发模式,即:(1)旅游丌发主导模式:政府主导;(2)旅游景区经营模式: 企业化经营;(3)旅游产品丌发模式: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丌发系列旅游产品;(4) 客源市场开发模式:改善交通可进入性,树立特色旅游形象;(5)增强竞争力模式: 加强旅游合作,形成区域联动;(6)旅游扶贫模式:社区参与。 本文充分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将它与山区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的基本 观点相结合,同时借鉴国内贫困山区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对影响贫困山区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对如何开发贫困山区进行了有益的探 讨。并在对湖南城步南山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贫困型山 地旅游区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这是本文在理论上的重要突破。作者认为,此一 模式是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综合研究找到的适合 贫困山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一个较理想的模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