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货币乘数

【答案】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M 与基础货币B 之比。对于决定货币乘数的具体因素,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但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一般有以

下5项:现金比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1)现金比率。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对乘数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也越高;反之亦然。

(2)超额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越大。

(3)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4)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

2. 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

【答案】货币危机(CurrencyCrisis )又称国际收支危机(BalanceofPayments Crisis),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 种。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有的学者认为该幅度为15%〜20%), 就可以称 为货币危机。就其狭义来说,货币危机是与对汇率波动采取某种限制的汇率制度相联系的,主要发生于固定汇率 制下,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 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混乱和动荡。主要表现是:强制清理旧债;商业信用 剧减;银行资金呆滞,存款者大量提取现钞,部分金融机构倒闭;有价证券行市低落,发行锐减;货币饥荒严重, 借贷资金缺乏,市场利率猛烈提高,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本币币值下降。

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非常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发生在外汇市场上,体现为汇率的变动;而后者 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发生在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等。货币危机可以诱发金融危机,而由国内因素引起的一国金融危机常常会导致该国货币危机的发生。

3. 临时性不平衡

【答案】临时性不平衡,是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性质

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

4. 汇率的国内资源供应缺口

【答案】当某些因素引起国内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将从国内资源曲线1移向国内资源曲线2[见图(a )],此时,本币应升值(

口更多的国外资源。若本币不是升值而是不变或贬值(.

出现国内资源供应缺口(以),以便促进市场进),在经济增长约束下,就会

在纵坐标上的距离表示)。这种缺口的长期存在或扩大,势必导致国内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并可能导致国内资源的过早枯竭。

反之,当某些因素引起国外进口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将从进口资源曲线1移向进口资源曲线2[见图(b )]。此时,本币应贬值(

多地使用国内资源。若本币不是贬值而是不变或升值(

会出现国内资源需求缺口(以

或)以便促进市场更),在经济增长的约束下,就在纵轴上的距离表示)。这种缺口的长期存在或扩大,会导致国内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和就业不足,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5. 预期性不平衡

【答案】预期因素从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两方面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从实物角度而言,当预期一国经济将快速增长时,本国居民和外国投资者都会增加在本国的实物投资,当本国的资本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投资就通过进口资本品来实现,出现资本品进口的增加和经常账户的逆差。从金融角度而言,一方面,经常账户的逆差要由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来融资;另一方面,在资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对本国经济增长和证券价格上升的预期会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本国的证券市场,带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

二、简答题

6. 请指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购买力平价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1)两者之间的联系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是以购买力平价成立为条件的。其基本思路是找到本国和外国货币市场

平衡的条件,并利用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公式,将汇率水平表示成为两国货币供给、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函数。

推导过程主要如下:

①本国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②外国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在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中,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影响各自的物价水平,决定了两国各自货币市场的平衡。而两国之间的联系则是绝对购买力平价,因此,购买力平价是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推导的重要步骤和前提。

(2)两者之间的区别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内容比购买力平价更为复杂和丰富。

①购买力平价是基于商品市场均衡所提出的理论,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则还引入了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均衡,具备了一般均衡分析的特征;

②购买力平价理论只描述了两国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却没有进一步讨论决定物价水平的是

哪些因素,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所使用的货币供给、国民收入、利率等变量则更具有可操作性;

③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进一步假设了非套补的利率平价成立,从而成功地将预期因素引入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中。

7.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成员国汇率制度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1999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根据各成员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按照汇率制度弹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对于给定汇率路径(目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诺,将汇率制度划分为8大类:

(1)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指以另一国家的通货作为惟一的法定通货(如正式的美元化),或属于某一货币联盟,在这一货币联盟中其成员共同使用某种货币(如欧元区国家)。采用这种汇率制度意味着该国完全丧失了对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控制权。

(2)货币局制度,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该货币通常被称为“锚货币”)之间可按一同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发行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的实现。这意味着国内货币必须要以确定的外国货币作为充足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发行,且必须保持充分的外汇资产作为支持,这削弱了传统中央银行的功能。

,(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钉住)指一国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货币或一篮子货币,

与其保持固定比率。在这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需承诺货币平价的不可撤消。汇率可以在围绕中央汇率上下最多不超过1%的范围内波动,或将汇率最高值和最低值维持在中央汇率的2%的范围内至少三个月。货币当局随时准备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或间接干预(积极的

③绝对购买力平价决定了汇率与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关系:④将汇率水平表示成为两国货币供给、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