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用附加压力解释为什么液滴或气泡在不受外加力场的影响下,通常都呈球形。
【答案】若自由液滴或气泡呈现不规则形状,则在曲面上的不同部位,曲面的弯曲方向及曲率各不相同,产生的 附加压力的方向和大小也不同》在凸面处附加压力指向液滴内部,而凹面处附加压力指向则相反,这种不平衡力 必迫使液滴自动调整形状,最终呈现球形。
因此只有呈现球形,球面各点曲率才相同,各处的附加压力也相同,液滴或气泡才会稳定存在。
2. 温度升高对物质的下列各量有何影响(增大、减小或不变),并简证之(或简单解释之)。
(1)恒压下物质的焓;(2)恒容下物质的内能;(3)恒压下物质的熵 (4)恒容下物质的赫姆霍兹函数;(5)恒压下物质的吉布斯函数 【答案】(1)增大,(2)增大,(3)增大, (4)减小,(5)减小,
3. 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时,离子数应该越多,电导率应该增大,为什么在浓度増大到一定量值后,电导率反而减小,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大小不仅与溶液中离子数目有关,还与离子自由运动能力有关,而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体积离子数越多,电导率也就越大;但是当浓度继续增大超过这一浓度范围时,然而随着体积离子数增多,其静电相互作用表现的也越来越强,因而离子自由运动能力越差,所以电导率反而下降。 4. 1mol 始态为的水,在一体积合适的真空玻璃瓶中蒸发,最终成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某同学根据公式dG=Vdp-SdT算得该过程的
又认为始态与终态的温度、压力都没变,所
以得出“上述过程为可逆过程”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这一结论? 为什么?
【答案】该结论不正确。因为吉布斯函数判据的应用条件是:①封闭体系,组成恒定,且不作非体积功。②组成可变,不作非体积功,且为可逆过程。而在上述过程中,并不满足该公式的使用条件,所以不能应用dG=VdP-SdT, 自然也就不能得到“为可逆过程”的结论。
5. 在两个充满充满
溶液的容器中间是一个由固体制成的多孔塞,塞中细孔
溶液中有过剩的
带
溶液。在两容器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则容器中液体如何移动?为什么?
固体易吸附
【答案】通电后液体向正极移动,即电渗现象。
负电,通电后即向正极移动。
6. 两条可逆绝热线是绝不可能相交的,如果相交了,见下图,将发生什么后果?
【答案】若两条可逆绝热线相交,它们将与可逆恒温线形成循环。设经历图示的可逆循环复原,其中
A 为恒温可逆膨胀,且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
又因循环后
故
表明系统从一个热源吸热,并完全转化为功,而没有发生其它
变化,这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因而两条可逆绝热线不可能相交。
二、计算题
7. 始态为25°C 、压突然降低到
下
5mol 的某理想气体系统置于25°C 的大热源中,现将外
以及隔离系统的
【答案】因是等温过程,
8.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
(1)在(2
)在
403K 时的度
【答案】(1)通过计算该体统的自由度来判断系统的压力是否有定值
系统由上述始态反抗此恒定外压作等温不可逆膨胀到平衡态。求:
此过程的
并按下式分解:
时,
实验测得混合气的密度为
计算反应在
的离解
时*系统的压力是否有定值? 总压力为
是惰性气体Ar , 求此时
(3)若总压力仍维持在101325 Pa , 而其中
该系统中:因(2)设初始为
平衡时
故
C=1
即系统的压力不为定值。
的转化率为A ,则
总质量为的摩尔质量:则由理想气体:
得
(3)
解得
9. 298K 下测得某蛋白质溶液在超速离心机的离心作用下,
溶液界面向外移动速率为
此时离心机的离心加速度
的密度为数等:
另由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可得扩散系数
或
将代入式得
所以蛋白质的摩尔质量为
(为重力加速度)。已知分散介质
另测得此溶液中溶质的扩散系
蛋白质的密度
试求此蛋白质的摩尔质量。
【答案】当蛋白质分子在超离心力场中达到沉降平衡时,它所受到的超离心力与粘滞阻力相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