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物系的

是否有可能大于

【答案】有可能。根据下,

>0,故

总大于

加反而增大,即

2. 在电流密度为

的关系式:此时条件下,在

电极上的超电势分别为试写出在一混合

电极作为阴极电解时,混合电解质溶液(各个离子浓度均为

己知

:的溶液中插入

考虑)中离子析出顺序。

一般情况

但有些系统如液体水在0°C 至3.98°C 其密度随温度的增

【答案】超电势与电极材料、电极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质性质和浓度等有关。已知氢气在柏和锌电极上的超电势均大于零。推断其在Ni

电极上的超电势也大于零。又由于

的平衡电位均小于零。推断在相同离子浓度的条件下

,电极上的析出电势大小排序为:

即,

电极作为阴极电解时,离子的析出顺序为

3. 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简答如下问题:

1-恒温槽;2-试样管;3-毛细管;4-压差计;5-抽气管;6-乙醇溶液 (1)简述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及等温吸附的原理; (2)实验中应取什么数据; (3)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4)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根据附加压力公式表面张力时,

因曲率半径r 相同。压力正比于高度差

故有

当用同一个毛细管测定两种溶液的

选用一个已知表面张力的溶液(通常是纯水)作为参比,即可测定待测溶液的表面张力。 在恒温下改变待测溶液的浓度测定相应的表面张力,可计算表面过剩物质的量

再利用关系式

作图,可求出饱和吸附的

(2)试样管依次装入纯水和由稀到浓的待测溶液,调节排水速度使毛细管口形成最大气泡,读出压差计的最大高度

在图上作某浓度下的切线斜率

算出

(3)查表得&计算待测溶液的,作图

图:得斜率求出 (4)注意如下问题:

(i )毛细管垂直恰好插入溶液表面,每次换溶液,插入深浅相近; (ii )浓度变化由稀到浓; (iii )气泡形成速率(iv )读准(v )线方程进

行一次微分求得。

4. 试比较和说明金属的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的不同特征。

【答案】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在高温气氛中或与非导电的有机介质接触时的纯化学作用而发生的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腐蚀。

5. 合成氨反应为

一般在30MPa ,约除

气体,为什么?

【答案】合成氨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反应,即应,它的积累会减小的

气体排除。

的分压力,使平衡向左移动,降低

在定温定压下,

气体不参加反

时进行,生产过程中要经常从循环气(主要是

)中排

以镜面法求出,也可以用

程序拟合出

曲线方程,然后对

从而计算比表面

的产率,因而要及时将积累

6. 纯物质在恒压下G-T 曲线应该是凹的还是凸的?

【答案】可借二阶导数来判断

由因为

总是正值,故

由此可以判断曲线只能是凸的(见下图)。

(a )错汉的G-T 曲线

(b )正确的G-T 油线

二、计算题

7. 2mol 理想气体由1013.25kPa 、且内外压力相等。求此过程的Q 、W 、

【答案】过程框图如下:首先求出终态温度

609.4K 的初态,在101.325kPa 的恒定外压下膨胀至

己知该理想气体初态的熵值